齐悦社群1营3班优秀文章精选

《旅行的艺术》:我们到底该如何旅行?

2018-07-15  本文已影响46人  黑夜之光

这本书,我读得心生喜悦。

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很庆幸自己是一个爱读书且痴迷旅行的人。我向来是对远方充满期待的;每到一个所读书中曾提及的地方,就像是赴一场早已定下的人生之约,结下情缘。所以很是羡慕大唐时代的游学,就像李白的“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我还不是一个资深的旅行者,真正意义上的旅行也不过是一场一个人15天的陕西背包旅行,一趟10天的环海南岛骑行,当然借着读书工作的空隙,也曾游历四川、江苏、湖南等地,但这也足以让我思考:我们到底该如何旅行?

旅行的动机

在书中,作者对于旅行的动机归结于异国情调和好奇心。远方的魅力在于新奇和变化。就像我是海南岛的,见惯了大海,反而对大山充满期待,立志要爬完五岳。远方的魅力,也许在于它拥有我们在故乡苦求而得不到的东西,就像西方曾经对东方世界的狂热。好奇心无疑也是旅行的一个重要的动机,所谓“百闻不如一见”,旅行的一部分原因是为了求得真知而进行的。 所以才有了,麦哲伦的船队完成人类第一次环球航行,只是为了证明:地球是圆形的。

旅行的期待

我们到一个地方旅行往往是因为被那个地方美丽的图片所吸引。但是到了实地旅行,我们往往会兴致而来,败兴而归。那是因为实地的旅行同我们对它的期待是有差异的。我们在图片上看到的风景经过艺术化的,呈现给我们的是最美的视角,但是在实地的旅行之中,我们必须承受那些为艺术所忽略的东西。就旅行的过程而言,我们并不是一下子见到了如画的风景,也许我们还要经历拥堵的交通,喧嚣的人群,这些都会让我们感到心身疲惫,从我降低对旅行的体验。毕竟在实地旅行之中,体验到美,不仅和眼睛有关系,还和我们的身体,还有旅行中相伴相随的心智密不可分。最重要的一点是,幸福的关键因素并非是物质的或者是审美的,而是心理上的,也就是说,不是在物质上的享受或者面对美丽的风景,就能给予我们幸福,我们还必须有放松的心态。

旅行的特定场所

就目前而言,在旅行之中我们很少会留意机场,飞机,火车甚至是加油站等特定场所。因为我们难以从其中看到美,发现诗意。可是波德莱尔,现在这些我们忽略的场所里,写出一种新型的浪漫乡愁,写出了告别之诗和候车室之诗,甚至还有加油站之诗和机场之诗 。我还记得大三那年暑假,我坐K512次列车从广州返回故乡海南岛。在深夜的时候透过车窗我看到明晃晃的月亮高悬空中洒下银白色的月光,在列车不缓不急的前行中,隔着夜色我隐约看到一灯如豆的农屋,在微风中摇曳多姿的草木,泛着月光的小溪,荒凉的坟墓……这些窗外的飘逝的风景我带有一种梦幻之中,各种思绪和诸般记忆纷至沓来。我非常享受当时的状态,知道这不亚于在风景名胜前给我的喜悦。所以旅行之中,我不仅留恋风景名胜古迹,喜欢徘徊于博物馆艺术馆之间,也珍爱某些特定的场所,比如不那么拥挤的公交车,青年旅社的露天台,火车的候车室,江河的岸边等等。

对于旅行的目的地,城市还是乡村,这是个问题。在诗人华兹华斯看来,城市中的空气污染,交通拥挤,沙尘暴都是我们对城市抱怨的地方,同时城市也会令我们对所处社会地位的焦虑,对他人成就的羡慕和嫉妒,以及在陌生人面前炫耀的欲望。总而言之城市很容易让我们想到我们处在一个弱肉强食的社会,以至于很难以建立真诚的情谊。相反在乡村的大自然之中,面对一座瀑布,或者一座高山,甚至一棵橡树,会让我们感到美好和善良的东西,从而对扭曲的,不正常的都市生活有矫正作用。也许正是因为如此,远离朝廷的苏东坡面对风雨,才能喊出“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在山水之间流连,给予他勇气 。

但到底城市是文化荟萃的地方,是千百年来历史激荡之处。因此我们对于城市不必像华兹华斯畏如猛虎。至于选择,城市还是乡村,那要看我们是要接受文化的熏陶,而是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对美的拥有

当一个地方旅行,与美邂逅的时候,我们往往会有一种强烈的冲动,就是把握住这种美,让它永远的为自己所有,成为自己生命里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这些,我们所邂逅的美,我们该如何拥有呢?也许你会在这些名胜古迹的旁边写上“到此一游”,或者你也许会买纪念品,要么是拿着手机拍照发到朋友圈里,但这些都不是拥有美的正确方式,只是一种拥有美比较低级的表现形式。正确拥有美的方式是通过写作或者绘画来描绘这些美丽的地方,而不是考虑我们是否拥有这样的才华。因为真正珍贵的是我们的所思和所见,对于美的拥有在于我们对它的用心程度。只有通过艺术的方式,我们才能了解到这些美的细微之处以及美的原因。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很多的作家都写游记,比如沈从文的《湘行散记》,巴金的《海行杂记》,朱自清的《伦敦杂记》等等。

美不只在远方

美不只在远方,我们的身边也存在美。我曾经过着铁轨上的人生,作为一名动车组机械师时常乘坐动车组绕行整个海岛。也许是习以为常的缘故,对于动车组窗外的风景不再惊讶。但是我仍然记得我第一次乘坐动车组经过海南岛东线时看到摇曳生姿的椰林,鲜红如胭脂的三角梅,潺潺流动的小溪,耕种的农民,宁静的乡村,尤其陵水界段看到湛蓝的大海时也会激动的差点跳起来。可是现在全然不会了,我明白那是因为我已经习惯了的缘故。整一个旅行对于我而言,不过是为了到达目的地而已,动车组车窗外的一切仿佛都归于黑暗,它们跟目的地无关。为此我认识到我应该努力去发现故乡的美。也就是那一刻起,我有了骑行环岛的打算。

在骑行之中,我怀着谦卑的态度重新看待故乡的一切,对于什么是有趣的东西,我不带任何偏见。我很好奇什么椰树总是向大海方的方向倾斜?我发现海口的清补凉和三亚的清补凉多少有点不同。海南,东线的风景总显得轻柔有些,而西线给人一种粗犷雄健之感 。尤其是在东方界段,一棵乌黑只有枝干的树木挺立在荒野之中,很是给我震撼。

这样的旅行既不很费钱且不费力,更没有安全之忧,所以我们没有借口不出发。

法国人赛维尔.德.梅伊斯特甚至进行得更为开拓性的旅行方式,那就是室内旅行。因为他认为,我们从旅行中获得的乐趣更多的取决于我们旅行时的心境,而不是我们旅行的目的地本身。如果我们将一种,游山玩水的心境带入我们的居所,这些地方的有趣程度不亚于我们在远方面对高山大海。

齐悦梦想社群第五篇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