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草集谈天说地散文特辑

用慧眼继续未完成的修行

2022-04-17  本文已影响0人  鬼马妞妈

最近很多自媒体的热点都是有关养老的话题。如果是20年前来跟我说这个,我肯定会非常不屑谈起,可是一年一岁,转眼20年后的今天,再不对退休后的生活做些思考,难不成要等精力所剩无几的时候再假装自己很关心吗?

看着已经退休的老人,生活品质也是各有千秋。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对自己现在生活的要求决定将来生活的状态”,我想已经退休的老人在他们年轻的时候,是否也这样想过,而面对现状,是否可以为此证实点儿什么呢?或者有什么可以提点我们这一代人的呢?

6年前,我就对自己的“老年”生活有个美好向往。那个时候法定退休年龄才60岁,我还记得当初在谈论退休年龄的问题时,一个90后的二胎妈妈说:“60岁?我能不能活到60岁还是个问题呢?”当时,我表现出非常惊讶,为什么她有这样消极的想法?很有可能和20年前的我一样,对“退休”没有概念。我质疑的看着她:“怎么会!60岁,第二青春才刚刚开始,自由与美好统统在向你招手!”她和我看她的表情一样惊讶,一脸茫然和不屑,这会不会就是人们嘴里说的“代沟”?

是的,我对自己的60岁就是这样乐观,我的“再生”就是重获自由,前半生为了谁谁谁,那后半生还不能为了自己吗?很多人,特别是老一辈人的思想里,“为自己”就是代表自私,这和传统的封建思想有关,和自我认知的提高程度有关,不能说他们不对,只不过我们生活的年代不同了,社会进步了,思想发展了,认知也提高了。我们站在不同的角度和高度在思考这个世界,既然社会人文都在向前进步,我们不妨也跟上趟儿,一起去看看更大的世界。

图片源于网络,侵权告知即删

一﹑简单生活

疲于为生活奔波和劳碌了几十年,有多少人的日子过成了自己想要的模样。毕业后为生存,辗转在各地的面试场,和不同学历的人竞争高下;结婚后为责任,面对日常的柴米油盐,夫妻间的相爱相杀;工作后为生活,搅局在办公室里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和不怀好意的人勾心斗角,哪一件不得费时,费心又费脑。好不容易歇下来,就应该让所有的节奏慢下来,回归最简单的生活,向内求静。一盆花,一杯茶,一本书,享受最真实的自然状态。

二﹑饮食清淡

衰老是不可抗拒和改变的自然规则,我们无须吃力不讨好的总是和它抗衡,当我们可以勇敢面对它时,也就没有那么在意岁月在我们身体上留下的痕迹。年轻时游走在各个饭局,拼尽全力去讨好那些不得不讨好的人,抽烟喝酒,重油重辣,饿一餐撑一顿的状态也可以适时改变了。晚年的我们,更应该保护好自己的身体,注重自己的健康。终于可以脱去伪装的外衣,做真实的自己时,更应该把时间和精力放在自己身上。早睡早起,饮食清淡,适当运动,放慢生活的节奏,干净生活的品质,不仅能够延缓衰老的速度,更会延长自己享受美好生活的时间。

三﹑态度积极

有一些退休后的老人,习惯了忙碌在工作岗位时的状态。对于这样一批人,他们还坚持在岗的多数原因早就不是为了子女或者生存,更多的是为了自己的一份价值存在感的体现。他们可能还没有准备好去接受待在家中无事可干的样子,那样会让他们感到焦虑不安,然后开始否定自己存在的意义。对自己有要求,对工作有热情是值得称赞的,可是社会的某些规定不得不让我们去接受,此时需要改变的还是自己的心态。其实,问题有时候没有想象的那么糟糕,一个人存在的价值不仅仅是社会价值才能体现,人的存在本身就是价值,我们不能只看到向外求得的,而忽略了最为本质的自我价值。当我们不得不接受一些选择时,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寻找另一条适合自己的方式继续接下来的生活,在心态上忌消极,在行动上忌懒惰,在生活上才能如鱼得水。

退休后的晚年生活就像一个大风车,任凭风在大,也会按照适合它的风力去旋转。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这个年纪的我们不用再去攀附任何一种让我们感到疲惫的关系,把用在研读别人想法的时间和精力放在重识自己身上,这个意义的重要性比什么都强。让心归己,让事归人,关注自己,爱自己。

人到最后都会遵循自己的感受去认识这个世界,世界的好与坏都会在我们的一念之间,我们有权利寻找任何理由去认识世界,也有能力改变心态去理解世界。

当“菜鸟”遇上“大神”,我慕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