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国学与传统文化心理

为什么私立学校学生不用减负,公立一直强调减负?

2018-10-15  本文已影响140人  落幕红尘

按理说不应该有这种差别,私立学校也是教育部门备案注册的,应该实行的是统一标准。

之所以有差别,是主管部门在管理上的差异。

公立学校坚决执行的是教育部的红头文件,私立学校因为是私立吗?所以执行起来就没那么严格和认真,尺度自然就不同了。

为什么私立学校学生不用减负,公立一直强调减负?

那么学生究竟是减负好,还是不减负好呢?

日本“宽松式教育”的老路,走的就是减负之路,结果导致整个学力下降。

还有人说我们今天的减负之路,走的就是英美当下施行的宽松教育之路。

其实也不尽然,我们国家的减负之路也是一波三折。

自1985年以来的30多年中,政府下达过49次“减负令”,如此重锤,也免不了难以贯彻的尴尬。

2017教育部又重提减负,能不能一锤定音落到实处,就看怎么实施了?怎么去走中国特色的教育减负之路?

为什么私立学校学生不用减负,公立一直强调减负?

减负是减轻学生沉重的课业负担;减负不等于不要教学质量

减负是给学校和老师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思考。是要在减负的情况下通过高效的学习方法,减负不减学力:孩子既能轻松愉快的学习,又能保质保量的学习。

但是我们要看到,一刀切下来,能力强的孩子减了负,能力弱的孩子却“吃不饱”。除此之外,在家长惧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以及“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作用之下,校外“加餐”已经成了家长必不可少的选择。

校内减,校外加。学校减掉的包袱,在辅导班上还了回来。

为什么私立学校学生不用减负,公立一直强调减负?

这也是为什么有遍文章《请不要给我的孩子减负》火爆朋友圈的原因所在。

分数决定成败,高考教育制度在老师也在家长心中根深蒂固。

面对重重的升学压力和激烈的“择校”竞争,家长免不了会给孩子在校外报各种补习班。

为什么私立学校学生不用减负,公立一直强调减负?

【减负到底该减什么?】

“减负”减掉的应该是过于繁重的课外负担,而不是减少对学习的投入、对能力的培养,更不是简单粗暴地减少在校学习时间、降低学业水平要求。

减负原本是好事,为什么家长不愿意减呢?事实上,不是家长不想减负,而是不敢减,因为竞争太激烈了。

减负会不会让孩子在竞争中处于弱势?

我国的实际情况是,规规矩矩实施“减负”的学生,根本进不了好的初高中学习。家长发现,中学期间要是上不了好高中,好的补习班,就很难考上好大学。所以,学生和家长都卯足了劲,要进入到一个优质学校,博一个光明前程。

为什么私立学校学生不用减负,公立一直强调减负?

公立学校的宽松教育是不是托底教育?

减负,看似学生有了更大的自由选择学习的空间,其实这个年龄的学生既不充分了解自己,也不了解社会需求,甚至不够了解竞争游戏规则。

不通过扎实刻苦的学习,减负就变成了托底教育,毫无学力,毫无竞争优势。

而中国教育报的一篇文章中却说,今天,我们要再次强调大力“减负”,是因为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教育的功能从过去的“快出人才”“出好人才”开始逐渐转向“人人成才”“各尽其才”。

这说明教育的方向在逐步改变,而减负可以看着是教育变革方向的第一步。

如何能让负减下去,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是悬在所有人心头的疑问。

为什么私立学校学生不用减负,公立一直强调减负?

而要解除这些疑问,真正实施减负,应该有一系列相应的举措,包括:规范教育培训机构经营;改革教育评价体系;预防公立学校优质师资流失;高考录取制度等等。

总之,现在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图片、素材取自网络。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