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孩子:挑战——孩子的归属感、自我价值和家庭星座!

2021-10-04  本文已影响0人  麦惠锦

六岁的博比用蜡笔涂色,妈妈在忙食谱。

博比做了个动作:用一只脚踢地板。

妈妈说:别踢了。

没过一会:用两只脚踢地板。

妈妈说:博比,我说了,不要再制造噪音。

博比安静2分钟,又开始踢地板。

妈妈最后:把笔摔在桌子上,打了一巴掌,大声吼道:我说不要再踢了!你为什么总干让我生气的事呢?你为什么不能安安静静地坐着呢?

请问,博比的动机是什么?

我的答案是,他在寻求归属感。

一、获得归属感

上面的例子,博比寻求的是妈妈的关注,他宁可妈妈骂他、打他,也要妈妈注意他,也许,他就是一个从小缺乏安全感的孩子,我们每个人(包括孩子)的安全感,必须建立在归属感之上,这是他的基本需求。

换句话说,没有归属感的人,是没有安全感的。没有安全感的孩子,他的大脑的杏仁核,要求他不断地寻找安全感,也就没有心思去学习了,因此他会不断寻求父母的关注,哪怕是挨揍!

找到原因,办法自然也找到了,就是给孩子他所需的归属感。

因此,博比的妈妈,不能强化孩子的行为,而是把更多的关注,放在引导孩子正确的行为上。比如,当博比安静好好玩时,妈妈给他亲切的微笑、满意的拥抱和赞美的言辞。

二、寻找自我价值

从“孩子需要归属感”这个方向,再往前推,孩子的目标是,计划满足他的这个基本需求。也就是说,他的行为方式,跟计划满足“期望有归属感”有内在的联系。或者说,孩子的行为有目标导向。

这就是我要说的,孩子会寻找自我价值的实现。

那么,孩子是如何寻找自我价值实现的?

他是通过自己的直觉获得,而不是通过理智推断所得。

还是从博比的例子出发,博比认为他的行为能改变妈妈的行为,能让妈妈生气,能够支配妈妈,妈妈的回应,在博比看来,已经实现了他的自我价值,至少比不被妈妈关注强!

因此,博比会不断地重复,让他感到自身价值和归属感的行为,而会放弃不受关注和孤独的行为(让他感到不受关注和孤独的行为)。

三、实现自我价值的方式

孩子是通过什么方式实现自我价值,或获得归属感的?

我的答案是,通过观察。但孩子的观察经常会,产生错误的理解。

孩子是观察的专家,但在对观察到的事情进行解释或理解时,却容易产生错误。然后他们在寻找自己的定位和价值感时,使用这些错误的理解和定论。

我还是再举个例子:

五岁的杰里,不论妈妈要他做什么,杰里都要反抗。妈妈必须逐步提升她的惩罚力度。杰里发现,不论妈妈说什么,爸爸总是言听计从。爸爸总是妥协。杰里与妈妈冲突,因为他也需要像妈妈那样的权威,这是他的观察所得。

杰里与父母的对抗,最后输的都是父母,因为父母的惩罚力度是有上限的,父母的办法只能是先退出与杰里的战争!

换句话说,杰里的妈妈,让杰里错误地感受到他的自身价值是,拥有像妈妈那样的地位!

这时的我们,应该让孩子感受到正确的价值,让他感受到:他对家是有贡献的,对国家和社会也是有贡献的,这才是他的价值所在。拥有贡献感的孩子,已经走在一条正确的,自我价值实现的道路上,他是快乐的、他是幸福的!

因此,父母要做的就是,塑造孩子正确的行为 。我想说的是,不要夸赞他的正确行为,而是用感谢来替代。比如,当杰里帮妈妈打扫卫生时,妈妈说:“谢谢你杰里!”你今天帮了妈妈很大的忙!这样,杰里的贡献才算是被正确地反馈,价值感才能在他的心底生根!

四、家庭星座

家庭星座与父母的价值观有很大关系,我一直强调,父母尽量用自己的价值观来影响孩子。也就是说,父母的价值观,是孩子在发展自己个人价值观时的,重要指标和方向。

先看凯蒂先生一家六口人的家庭星座:

1、老大怕蒂:一直要保持领先。她越来越专注于达到父母对成绩的要求,她形成一个错误信念:我必须是第一。

2、老二斯基珀:因为先天原因,放弃努力。原因是:父母的高标准和比较,父母常说:怕蒂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就可以做到呀,为什么你做不到呢?

父母对他能力差这个现象表现得很在乎,他们花了大量精力来惩罚他、逼迫他、警告他,并由于他的笨拙而失去耐心。

虽然他经常用大哭了回应爸爸妈妈的难过,但他因此得到了爸爸妈妈的很多关注(注意,这是他的定位,也是他的价值实现)。

3、老三凯西:快乐、容易满足的孩子,极富创造力,很少惹麻烦。

4、老四艾琳:一个可爱但笨笨的小宝宝。

这就总结出5条:

1、父母的要求高标准;

2、九岁半的怕蒂聪明、高效,是个好学生,她相信只有保持第一才能显示自己的重要性,领先才有价值;

3、八岁半的斯基珀软弱、低效、容易气馁,他相信只有成为“软弱的爱哭者”或让别人为自己难过,才能体现自己的价值;

4、六岁的凯西夹在中间,既不是老大,也不是老小,她快乐、容易满足、举止良好,她用好的行为讨人喜欢,从不在意自己是否作出什么成绩。

5、三岁的艾琳,一个可爱但笨笨的小宝宝。

结论是,每个人都有了自己独特的地位,独特的角色,对如何踏上自己的人生道路有了明确的感受。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家庭星座成员的行为模式,由他们对自己家庭位置的想法来决定,同时,每一个人的行为模式又微妙地影响其他人的行为。

孩子们的决定,取决于他们怎么诠释自己的地位和其他孩子的表现,问题在于,这个诠释经常是错误的,错误的观念就这样形成了。而父母关键在,如何正确地识别孩子行为背后的动机,并加于引导!对于孩子,我们的问题却是不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孩子!

注:本文的例子主要来自《孩子:挑战》!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