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讲义|第二十九品 威仪寂静分
本文是从杨宁老师开示的《金刚经》讲义视频里整理出。
原文:
“须菩提,若有人言:‘如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是人不解我所说义。何以故?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这一品的大意是,佛陀说:“须菩提,如果有人说如来有时来,有时去,有时坐,有时卧。说这话的人,就不能理解我说的一切了。为什么这样说呢?「如来」的意思就是无所从来,也无所去,即没有一个来的地方或形象,也没有一个去的地方和形象,这才叫如来啊。
这一品,佛仍然在阐述如来的真空之境,我们看到佛有来有去,有坐有卧,可我们安住在真空之境中时,就知道如来从未动过。因真空中根本无可动的东西,对证入空性的人,语默动作如同幻化,如来真空中无我,无人,无生灭,无变异,如如不动,不来不去,所以佛说如来者,无所从来也无所去,故名如来。
到此,我们想到佛在第十七品中对「如来」的一句定义:如来者,即诸法如意,即万法本质上都如如不动,不曾生灭变异,不来不去,所以称名「如来」。
这世界万法都圆满具足如来的本性,现在科学证明宇宙是因为大爆炸形成,爆炸后才形成了无量无边的星球,佛法中认为宇宙一切都是因缘具足形成的,比如这个爆炸也是一个缘,但佛学讲「缘起」的同时讲「性空」,认为人类要回归生命的源头,认清生命终极的意义,就应安住于「万法缘起但性空」的境界中,如如不动,不被境转,不被相迷。在这个基点上谈宇宙大爆炸,只是幻境。
宇宙只是一个假有,安住在这样的见地来修证,人类才可以回归生命的源头,才能结束在时空中的流浪,才会真正安心。明了生命的终极意义是回归本源,也许到此时,安立在如来真空之境中,再看宇宙的一切,宇宙的一切都变成了妙有,都与清净无染的源头没有两样,才能真正全然享受时空中带给我们的一切,所有世界也变成了极乐世界。
下一品:
第三十品 一合相理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