猝死有多可怕?这些症状需要警惕!

2020-12-11  本文已影响0人  菇凉科普666

北京时间11月26日凌晨,阿根廷一代传奇巨星马拉多纳溘然长逝,据阿根廷知名媒体TYC透露,马拉多纳突发心脏骤停,从昏迷到最终去世,大概只有12分钟的时间。阿根廷政府目前已经宣布,他们全国将会进行为期三天的哀悼,以此纪念这位球王曾经为阿根廷做出的贡献。

马拉多纳的突然离世,令无数网友、球迷心伤感慨,也让“心脏骤停”再一次被关注。

图片来源网络

心脏骤停是一种心脏功能突然停止的现象,也称猝死。目前公认的是发病1小时内死亡者多为心源性猝死。在我国,每年心源性猝死的人数约为 55 万,相当于每 1 分钟就有 1 个人因为心脏猝死而去世。

猝死,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

猝死到底有多可怕

维持人身体运转的最关键的主要器官有——心、脑、肺,它们分别是人体的循环、神经调节和呼吸的关键器官。如果人的心跳、呼吸停止,或者脑内的一些重要部位在非常短的时间内突然发生严重损害,人的生命很可能戛然而止,这就是猝死。

猝死发生之前可能没有什么明确的预兆、死因可能也不明确。而且大部分的猝死,从感觉身体不适到死亡的过程时间很短,可能不超过12 小时、6 小时甚至 1 小时。而且,猝死在各个年龄的人群中均有发生。

2007 年 6 月,相声演员侯耀文在家中突发心脏病去世,享年 59 岁。

2018 年 9 月,「吉祥三宝」父亲布仁巴雅尔突发心梗去世,享年 58 岁。

2019 年 9 月,北京人艺演员 / 导演班赞突发心梗去世,年仅 41 岁。

2019年11月,台湾演员高以翔在录制节目时发生心源性猝死,年仅35岁。

……

警惕猝死,我们需要关注这些

心脏结构异常:心梗、心衰、心肌病、猝死病史、多重危险因素(三高、肥胖)

心电异常:心律失常疾病

导火索:劳累、压力大、情绪异常、熬夜、吸烟等

如果在有前两个因素存在的情况下,人一般是不会发生猝死的,可是如果在有前两个因素的情况下,再加上后面的导火索,就会迅速引发猝死。

除此之外,猝死不一定发生在加班之后,不论是运动后、休息时、睡眠中,人都可能发生猝死,发生在睡眠和休息时的猝死的情况大有人在。

我们看上去像是「猝死」或者「过劳死」的事件,可能早有先兆。同样以心脏病为例,患者常常有一系列典型的症状,比如说:心悸、心慌、胸闷、呼吸困难;

各式各样的疼痛,包括胸痛、上腹痛、左肩痛、下颌痛、左上臂疼痛……疼痛时可以表现为伴有恶心、呕吐、大汗,甚至出现濒死感,觉得自己濒临死亡;晕厥、短暂的意识丧失。

当然,出现上面这些症状,不一定代表着你有了心脏病,或者一定会猝死。但是出现这些症状了,就一定要开始注意休息,积极体检,开始关注自己的健康情况。

健康生活方式必不可少

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明显减少心脏疾病的发生几率:

睡眠充足(成年人每天保证7 - 9 小时睡眠,不低于 6 小时);

作息规律;

低盐饮食、多吃水果蔬菜、限制食物的总热量摄入、限制甜食摄入、避免过量高脂饮食摄入;

戒烟;

规律的体育锻炼等。

在目前的医疗技术水平下,我们不得不遗憾地承认,有一部分猝死终究是难以有效预防的。这就要求我们掌握急救的技术,比如心肺复苏和电除颤,学会呼救和正确拨打急救电话、将患者及时送医,就是目前的技术条件下我们能采取的措施了。

当然,平时多关注自己的健康,及早发现和识别疾病的症状,就可以避免许多严重的后果。规律的常规体检也可以帮我们发现一些容易引起冠心病的疾病,比如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只有采取积极的措施,才能让我们比心血管疾病更快一步。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