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次洗鞋
2022-04-14 本文已影响0人
萧力恒
从来没有到外头洗过鞋子,
从小都是自己洗。
那天就想拿去外头试试,看看别人是怎么洗的。
4月5号拿一双休闲鞋去洗。
把鞋子拿到前台。
告他我要洗个鞋子要多久可好?
他没回我。
前台看了看鞋子,就说是不是会员?
我说不是。想来试试看,你们洗的怎么样再说。
就回我说40元。我支付宝扫一下付了。
之后,问了我的手机号码,输入完给了我一张小票,告我4月9号或10号来拿吧。
10号当天路过洗鞋店,想不用再回去找小票,反正用手机号拿应该就可以。
进门跟前台同样那一位帅哥说。我来拿鞋子。
问我有没有小票,我说没拿,给你报手机号你查呗。
他输完手机号后,告我没呢。意思是没这个手机号。我说。我都付完钱了。他再输入一次又告我没这号。
心里是有点急了,想是要筑墙我了吗?
看着我说话的样子,摆明一副他真查不到我有拿鞋子来过这。
我想我己付过钱了,就找收据单让他看吧。
把支付宝的收据,拿出来让他看。看他的眼神是确定我真的有拿鞋来。
前台他也没往电脑查,就告旁边的小弟说就那一双,你拿给他吧。
我接了鞋之后,回他一句:你这种态度……没往下说啥就出门了。
这就是我第1次洗鞋的经验,体验感的确不好。
当下,各行各业服务的水平,还真是参差不齐。收完钱后我最大,摆着一副老大的姿态面对消费者。
当然了,我要说的不是每家店的服务都像这样。
服务给顾客的体验感要好、要做到位,
"感同身受、快速换位";
这个思维不能只"知到",
务必装进你的血液中。
做人一辈子,不管你什么角色,
一定要懂「将心比心、换位思考」。
虽然只是8个字,这里头的学问学会了,绝对可以提升与人互动的感知力。
简单一句话说:
交易让人舒服,就是最高级的销售。
相处让人舒服,就是一个人最高的情商。
认为有几个钱搞个店,开门就可以赚钱的时代,已经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