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行草我们在学什么 ?或许林曦的小世界会有答案

2021-03-03  本文已影响0人  健康开心生活hh

以下内容选自<林曦的小世界>

注:<林曦的小世界>是手艺人林曦的生活&美育工作室,以中国传统文化与审美为基础。在做的事包括书籍、杂志和画册的出版、视频的创意和拍摄,线上内容的制作及线下活动的张罗。喜欢传统,师古但不拘泥于此,也会觉得过去与现在从不不曾对立或割裂,不同时代的人们都有自己的审美与时髦,但对于好生活的喜欢和由此生出的各种心思与创造力从来不不变。小世界想要做的,也是学习并借力传统的智慧,助力生出有趣也⾃在的、当下的生活,希望能一边学习一边玩耍着,心平气和,慢慢成长。

行书与草书源于汉,在隶书的基础上形成,在书写中,加入了更鲜明的速度与节奏。

从提高书写效率,后来成为最能表达自我与情绪的笔墨载体,纵横之间,有着酣畅的抒发,好像兴来时,一切尽在一挥间。

但翻阅古籍书论,又有诸多“匆匆不暇草书”、“忙不及草”的描述:太仓促,太忙慌,是不可以的。

不是说要慢,是说它们并非可以潦草为之。

“喜怒窘穷,忧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而有动于心,必于草书挥毫发之”。相较其他书体,行书草书最无法被设计和安排,写者以它们表现着自我情感、状态的瞬间流露,是心灵与墨迹的默契起舞,不论是春又来时,有所伤感有所豁达;还是乱世无常令人心碎;或是送你橘子,请你来玩的日常琐碎,都是那个独有的“我”完全“在场”的真实。

若没有日常书写中的累积,对于笔路与笔法的熟练,很难在兴来时的书写中,完成一个个流畅好看的空间风格与字形结构,留得文墨相应的浑圆完整。

真如立,行如行,草如走。

行、草书的成立,在于日常书写的长久积累,是古人对方式方法掌握熟稔后,在发现自我,表达自我的自由程度与审美上的进阶。所以行与草不是随意和草草,胡乱涂画发泄,它们可动也可静,可快仍可慢,会摇曳有致、腾跃而去,也可以收止有节,从心所欲不逾矩。

如虞世南《笔髓论》中说,“纵于狂逸,不违笔意也”。

∙ 一楷一行: 《黄庭经》与《兰亭序》局部 王羲之

好的即兴来自于好的基本功,其中的自在,与许多事同理。有了好的技巧与乐感,说唱者才有好的freestyle;乐谱已深铭心中,动作已经长在指上,演奏者才能释放出独有的表达与感染力;好的烹饪者能让简单的食材滋味美妙——可以不受限于法度规则,全然尽兴的背后,是因为有一种有力的底气与控制存在着,让人可以更好地去做自己。

还有那则故事也是。

一千六百多年前,一夜大雪,王子猷兴致勃勃,乘舟去见好友,一夜抵达,却没有进门,原路返回了。他说,这样好的兴致和连夜的风景,已经是快事,见不见到,不是最重要的那一件。

不轻视路途,才有了抵达一处时的轻盈与适意,于是,也可以那样,也可以这样,而这就是我啊,是一种真正的自由。

∙ 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与石涛的《山水图》,在红尘与山水间,都自适也自如

我们从第一次落笔,学到现在,犹如学坐立,学行走,学跑,再起跳,渐渐有力、灵活,都在帮助我们来到此刻,去更自如地使用手中那支笔,找到自己的节奏,也接纳自己的性情,尝试体验自如起舞的快乐。

使转为形质,点画是性情,此时关于行、草的遇见,也关于为了自己而写而做而努力的天真美感与笃定。

想说,每一程,都曾认真,所以真的很高兴和你一起来在此刻。

∙ 石涛《山水画册》局部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