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虹手帐026 | 用户体验反面案例

2017-02-12  本文已影响75人  碧落云湮

什么是用户体验?
就是用户在使用产品或服务过程中建立起来的所有主观感受。直白的来说,就是这个产品好不好用。
这其中包括三个要素:有用性、易用性、满意度。


这其中有一个KANO模型,对于需求的描述非常的精准。



而在梳理的过程中我们首先要明白,我们的目标客户是谁?核心需求是什么?以及使用场景是什么?才能更好地设计合理的产品或服务来面向客户。


当然,也少不了我们的VIMM系统。
视觉、智力、记忆、行动四象限,每个app都可以分析出各自的特色。比如我们典型的淘宝app,就是讲求效率,所以在行动上会占比重更大。


以下是我对两个案例的分析,并不一定准确。
案例1:oppo手机的内存清理功能


图为清理前中后的过程,看似清理了,实际并没有效果,必须进行深度清理,进度才会有所变化。

目标用户:oppo手机重度用户
核心需求:手机卡顿时方便清理保证运行流畅
使用场景:开启较多应用程度时
VIMM系统
视觉:视觉效果很炫酷
智力:很容易理解,一目了然
记忆:没有记忆负担
行动:一键滑动操作,直接引导向深度清理

然而,VIMM系统表面的特征都符合了,实际体验却很差,是因为最关键的因素,不符合目标用户的期待。

案例2:小米令牌的功能

图4.jpeg 图5.jpeg

交互体验不好,功能并非必须。

目标用户:小米用户(手机、阅读等)
核心需求:快速安全登录账户,忘记密码的用户
使用场景:登录账户时使用
VIMM系统
视觉:采用绿色突出安全,没有小米使用一贯的颜色,没有特别出彩
智力:比较容易遗忘,登录需要重新确认
记忆:过程比较复杂,不太容易记忆。
行动:步骤比较复杂,还要到网页扫码。小米令牌需要单独安装。

用户体验不好的原因在于功能比较鸡肋,必须安装单独app才能使用,但可以用短信功能代替,安全性能并不一定能保证,同时,操作过程复杂,需要切换手机和电脑等2种设备,比较麻烦。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