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如歌》体会二十:多彩活动催我长
———《岁月如歌》学习体会二十
今天是参加勇气读书会打卡的第160天(加上打卡鸭21天),阅读了《岁月如歌》的第17节《多彩活动催我长》,在这一节里,于漪老师讲述了自己参加一些语文学术研讨会议和活动的收获。
70年代末,教育事业经过10年摧残,迎来了复苏的春天。语文教育生机勃勃,欣欣向荣。许多语文方面有识有志之士,都精神振奋,干劲十足,开展多种多样语文活动,有学术性的,有展示型的,有高端的,有普及的,有地方的,有全国的,目的都在拨乱反正,讨论研究中学语文教学,促进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从70年代末开始,我有幸参加了不少语文方面的学术会议和语文多种类型的活动,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结识了不少师友。
80年代初,在武汉成立中国语言学会。上海语文学会派5人参加,会长罗竹风同志带队,复旦大学胡裕树、李振麟两位教授,学会秘书长,还有中学教师的我。这个会议真是全国语法大师云集,学术流派纷呈。这次会议让我大开眼界,各位专家的语法体系各成一家,令人肃然起敬。
1981年7月在哈尔滨召开了全国语法和语法教学讨论会,研究中学教学语法的问题。
80年代初,云南省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成立,邀我参加。
四川省也筹备召开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要问顺道从那儿弯一下。
80年代初,山西临汾创办了第一张供学生阅读的《语文报》,学生有了学科报纸阅读,作为语文教师,十分欣喜。语文报社面对全国中学生开展了一系列语文方面的活动。一是开展读书活动,向中学生广泛推荐好书,然后评选出10本优秀读物。二是语文报组织力16城市中学生语文智力竞赛,在中央电视台直播。
80年代初,在福州开第二届中语会,编写教师备课手册。
80年代末,语文出版社副总编来沪,找我编写一套中学生课外读物《古今中外佳作精选》。
使我受教育最多的要算参加审查语文教学大纲和语文教材的工作。长期在教学第一线,视野狭窄,看问题、思考问题,往往一孔之见。对教学大纲与各套教材,与其说审查,不如说首先是学习。每次教学大纲的修改与更换,总是以调查研究为抓手,总结教学实践中的经验与教训,明确改革的方向。参加这项工作,我体会到不仅要有学术水平,而且要有人品,公平、公正,还要有大度,能够宽容。只要原则的关把好,允许多种教材试验,就能出经验,出人才。
回首往事,屈指算算,参加的语文活动真不少。在生动的一个个场景中,感受到教学语文的快乐,也感受到教学语文的沉甸甸的责任。
几十年间,于漪老师参加了许多非常重要的语文学术研讨会议和活动,在这些活动中,于漪老师的知识能力和语文素养得到迅猛提高,日益精湛和完善。俗话说得好: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作为一名教师就要心怀若谷,广交朋友、虚心学习、勇于实践,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以便更好地完成教书育人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