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视角好文推荐情感专栏

现代青年的交友故事

2018-01-31  本文已影响10人  乌吉玛拉_boy

"你要加什么配料?”

“我也不知道什么味道好吃呢,我先吃下原味的吧。”

“很多的嘛,孜然,黑椒,还有,一定要放一点醋,口味会很不一样,还解腻。”

“可是我不喜欢吃醋啊……哈哈哈。”

这是第几次吃烤肉了,为何还是会纠结这个问题。

以前吃烤肉的时候,就喜欢它本身自带的味道,只要火候和油控制好了,就只需要在七成熟的时候起锅,一切就很完美。

再来这店,已经换了装潢和店面,桌面上多了很多调料,提供给不同口味的客人,酸的辣的麻的,如果我也不懂如何去调配,就会试着来一碟混拌,花椒油辣椒,芥末搭蒜蓉,逐点逐点更换,然后,百味陈杂,最后发现,我其实很迷恋它与原来的味道,也会念着那家破旧的老店。

有些人事,说不上哪里好,却总会让人偶尔想起。


“介绍个女朋友给我喂。”,在去粉店碰到了老同学。

“介绍个女朋友给我喂。”,在去甜品店碰到了老同学。

“介绍个女朋友给我喂。”,在开车的路上碰到了老同学。

每每见到他,都是一样的热情,外加一样的配方。

关于介绍个女朋友这件事,在反复斟酌和尝试之后,

“这个不行,是我小学同学。”

“这个是我朋友的的前任。”

“这个不用介绍了,在陌陌上约过。”

“居然是这个,上次在苏荷喝酒的时候认识的,简直疯。”

……

①人际的边池

上面的对话只是现在的求偶方式中的一个小分支,但以群分类的话,他又是“玩票”类群体中,不可或缺的一种交友方式。

通过介绍,有情感转介存在,让初识的两个人也不会显得太尴尬,也为之后的发展奠定了人情基础。

社会发展的进程必是如此,十年前,出一趟远门,可能也只是两三百公里的距离;交一个网友,可能距离你也只是不到一百公里;那时候的异地恋,大概就是从大城市的一头到另一头。

城市里的交集也是布局十分明朗的,每个小群体都有自己的常驻地,除去个别的交际花草,常人不会轻易跨越自己的边池到别人的领地去。

在前任三中,有几幕场景就相当符合当下的情况:

1、于飞通过胖子朋友去监督前女友丁点的手段,无非就是酒局关系,而这个胖子呢,就是上述的交际花草一类,在每个圈子的边缘蹭蹭,既不深进,也不会浅出,所以对每一个边池都有一定的认知,关键时候也能起到一定情报员的作用,如KTV报信救嫂子的环节。

2、于飞和丁点吵架之后,丁点通过各个微信圈去扩散于飞的黑点,朋友圈即是交际圈的线上版,在这时候体现的淋漓尽致,顷刻之间,于飞这两个字就被冠以了“渣男”的标签。

早在很多年前,就有社会学家研究得出:人与人之间最远的距离不超过六个人。

一个小城市的里的社会构成,其实就是一个大群体的熔炉,坐在一家店吃饭的人,全都是熟人。

而今加上互联网的介入,在这个城市呼吸的人,你全都认识。

②低成本交际,高成本交往

交际圈都变得模糊,那认识一个人的理论成本就低了很多,十年前,我们根本没敢想象自己能和哪个大明星说上一句话,可现在,我躺在沙发上看着特朗普成天和美国明星在推特上互怼,偶尔也能看到思聪回了哪个小屌丝的留言,这种被翻牌的体验在旧时代可都是宠妃的待遇。

认识个粉丝百万的,再也不是什么值得吹嘘的事,更何况是路上小姐姐和小哥哥们。

好久不见的吴总,终于在某日的下午约我喝茶,我也终于在相隔一年后见到这个朋友圈的交友达人。

“其实,在城市里,人和人之间的距离都只是在白天,夜晚的时候,大家都很累了,没那么多防备心,你想认识哪个人,都是一杯酒的事。”

酒精过敏的我在这时候觉得自己活该没朋友了,“有点见地喔。”

他给我满上了茶之后,放下茶盏,我遂双击桌面表意,接着他说,“我现在每天下班后,基本都会到对面的酒馆喝两杯,这条街有好几个喝酒的地方,有安静的小酒馆,也有比较闹的地方。”,一边说一边指着几百米外的繁华街道,他的办公司在28层的高楼,能看到整个街区。

“每天都去,总不能都是独饮吧?”

"有时候是,不过也能在那里认识妹子啊。”他抿了下杯中的茶,可能有点烫,就又放下了。

"其实在酒吧这地方,想认识哪个女的,尽管走过去,搭话,敬杯酒,如果觉得对方还不错,实在想认识的话,就轻敲两声桌子,告诉她,今天这桌算我的。”

我就像新手上路一样的听着老司机吹牛逼。

“一般这样都能行,肯定加的上微信,回去之后会不会删就不知道了。人少的时候可以用,比如两三个妹子一桌的,人多的话就不用理了,一般成功不了,还太贵。”

这类方法其实在酒文化兴起的时候就一直伴随成长的了,还是在近些年的推崇度又走高了,大概是因为“炮”文化的市场化吧。“以酒会友”,单刀直入,直奔主题,少走了很多弯路。

当然,在社交软件层出不穷的当下,加之铺天盖地的广告覆盖,每个人总会识得那么三两个社交软件,微信为主,其他为辅。

跟随大众潮流的,都成了陌陌的年费会员,在终于摆脱的附近的酒托套路后,又进了微营销的圈子,好不容易逃脱的那几个,也不知进了哪个直播间。

想体验选妃过程的,都在探探里睡前滑一滑,他们不知道每个女生的相册里都有几千张自拍照,能拍出几百个模样,能偶满足每一个消费者的喜好。

追寻真爱的很多都去了blue,没有性别之分,我们都一样,一样的身体,才有一样的热情。

不管什么样的手段,人在家中坐,友仔天上来再也不是什么新鲜事,还有一些腾讯的忠实拥护者一直在累此不疲的丢个瓶子给远方的ta。

现代人都喜欢快餐文化,快一点,再快一点。可大家都忘了,小火慢炖的东西,才营养美味。


①无限制的交友和无标准的择偶

可能是出于情感的不安,大多人都开始不是很珍重自己的情感体验,取而代之的是各式各样的情感消费。

撒网变成的一种常规交友操作,这一操作,已经不介于性别之差。

大多人都变得聪明了,自私了,都会带着投资眼光去做每一件事情,衡量这件事的投资成本、收益和风险,如果觉得风险过高,一般就不会去花太多的时间或者金钱。

友女小敏,从中学的时候,就是身高和眼光双高的一个妹子,在刚上大学那会,他交往了一个军校的仕族子弟,遂发圈公开恋情,对于中学时候高眼光而言,从“高富帅”的择偶标准,变成了“高富”。

毕业两年后,可能是家里催得紧了,亦或者感慨青春不多,开始广泛交友,广泛的意思大概是,我用微信注册一个小号,随便包装一下朋友圈,然后去加她,都能和她聊到半夜两三点。

和蔼的接触每个相亲对象,友善的同每一个追求者聊天,喝茶,看电影。

如果一个司机能有开很多车的资历,那为什么一辆车,不能有很多乘客呢??

半年后,看到她结婚的消息,从照片上看来,连“高”都不见了。

②你在忙着撩别人的时候,别再说着很想我

撩的时候用尽全力,不聊的时候何苦再费尽心机。

又到了三点,平时的这个时候,老毛都已经睡着了,可是近几日却不是这般,他看到自己的前任在朋友圈晒了疑似新欢的消息,半夜的海边兜风,周末的晚场电影,本来看似平静的内心,也开始会有一点波动了,说不上是难过还是不甘。

可是偏偏在这个时候,手机却响了,凌晨三点的手机铃声,总是听着特别响亮,响了两声后就灭掉了,拿起一看,竟会是她,呆了几秒后,本想回个电话,又担心是拨错引起的尴尬,毕竟大家都会潜意识传达一个“其实我不会很想你”的讯息,消了回电话的念头,发了个微信过去。

“怎么了?”

“没什么,只是喝了点酒,想起了过去的人。”

如果你真的很忙,就不用总是抽空说想我了,毕竟,现代人的情感,可能真的就剩那么一点了,不想轻易浪费。


前段时间,可能是明星们出轨,或是各类离婚的新闻屡屡霸占着首页,让互联网也刮起了一阵消费前任的热潮,各大自媒体运营方也追着热风吃着这口热翔,各类讨伐前任的文章点击量居高不下,一时间,我们发现,前任给我们留了活路已是万般不易。

"天呐,怎么会有这种人嘛?”

“我那时候一定是眼瞎了。”

“没什么想对前任说的,毕竟死者为贵。”

当然,基于现代人特别丰富的情感理论,哪怕是身体里存在的情感种子土壤已经少得可怜,可是膨胀起来,怕是能慢慢的溢到身体之外,然后具备一个情圣的表面条件。

既可以在诀别后老死不相往来,也可以在分手后神离形不离。

在前任三里,于飞在和丁点分手后,也经历了几个酒局,在酒局之后,还能一起醒来才是厉害之处。

我们知道,艺术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电影便是如此,只是它把其中的一些细节省略掉了。

分手炮,只是浪漫的吻别在汲取现代文化后的成年化。

理智上足以认清,情感上无法接受。

这是大多人在看到前任交了新欢后的心理感受。然后拼命的去营造一种“我其实过得很好”的假象,朋友圈变成了日更,每一条都光鲜靓丽。

如果看到前任交往了新的对象,自己就像在这场博弈里落了败仗一般,一定会想尽各种办法去掰回一城,也许是两个,三个……

虽想体面的做个绅士,可又忿忿的告诉自己不能输。


哎呀,又是这样,吃不完。”

“那不就是,每次点菜的时候,总是每道菜都想尝一下,才不会注意自己的分量。”

可是,在这冻手冻脚的天气里,吃着烤肉,方知近在身边的朋友,可比远在心里的情人,更加暖心。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