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没读完罗辑思维•得到学习区每天写1000字

知识笔记:微信礼仪

2017-04-25  本文已影响123人  TXB


职业化问题背后的思维方式:永远要站在对方舒不舒服的角度考虑问题。让别人与你打交道的时候,感觉非常舒服,这就是职业化。我们把享受这种职业化,并给别人带来舒适社交的人,叫做“绅士”。

……

得体的微信礼仪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说句“你好”,然后就以有事说事的心态,简短地说清楚你想说的事情。这样,给对方足够的自由时间,来选择要不要回复你,或者如何回复你。让对方舒服。

所有的商业人士,都需要重新上一堂“互联网时代的职业化”课程,理解互联网时代,与客户、伙伴,甚至是自己的员工打交道的方式。

——摘自刘润《146|再问“你好,在吗”,我就拉黑你》

本文读者在留言里写了不少微信里让人不舒服的行为习惯,以及其它有关礼仪的事,整理在此供参考。

读者留言

独自上出租车,坐后面,因为都不认识,比较陌生,坐前面会让师傅紧张;如果是老板开车,坐副驾驶,因为后面是尊位,坐后面好像老板给你打工,让老板不舒服,如果老板开车,你上级也在,让上级坐副驾驶,自己做右后,这样让上级和老板方便沟通,如果老板和你沟通也比你坐左后方便,如果你老板开车,你上级也在,但还有个女士,这时看情况,如果女士和上级或老板等级差不多,让女士做副驾驶,上级坐左后,自己坐右后,这时副驾驶位比较唯一,让女士感到舒服,同时,女士和上级,老板都方便沟通!自己也方便下车给女士开门。不知道自己理解是否正确,请老师点评。

作者回复

说得非常正确。

……

前两天看的段子:有事直接说,别问我在不在。我要是说在,你找我借钱咋办;我要是说不在,你请我吃饭咋办。

……

特别讨厌啥事都发语音的人,文字可以扫一眼大概,语音不行。有时候比较忙或者在看微信的其他文章的时候来了一条语音,点也不是不点也不是,挺耽误时间。

……

最没礼貌的就是:帮我投个票吧,帮我朋友圈点个赞吧。打死他有没有?

……

如果不是什么节日,群发一些祝福也会让人感觉到特别不舒服。一方面他们不知道你发这个的目的是什么,另外他们也不知道是否该回你。

即使一定要发,也不能群发,每条要有对方的称谓。这样至少显得比较用心,不是套路

……

正好今天发朋友圈吐槽:朋友咨询我事情,发了几条59秒的语音,我回“听不清”,他发了声音更大的语音过来。我能怎么办我也很绝望!

……

有一种也不算是微信特有的不礼貌行为,很普遍,先问问你某某个时间你有没有事,当你说没事时,对方就提出一些你不想答应的要求,但前边已经说自己有空了,不答应也说不过去。后来我的应对方法就是不回答,先问清楚对方有什么事,再决定自己要不要答应。

……

问你别人的信息,不说明原因的,这我怎么好随随便便告诉你!

……

不熟的人发个链接过来叫帮忙投票;动不动就收到什么清理好友的信息;其实最受不了的就是非工作时间一直收到老板布置的工作,简直就是一个移动的任务传达机。另外个人体验,除非很紧要的事情,工作时随意打电话或者直接微信语音,都很不礼貌,因为会直接打断对方手头上的工作,能留言给一些缓冲时间会感觉比较尊重对方。

……

不喜欢的微信行为有:一,微商;二,无休止给公司做广告;三,每天必晒娃,一两周必求拉票,求赞,求发红包,求给她转发产品广告。。。四,评论没有礼貌;五,太多表情,极少文字。

作者回复

在朋友圈不断发产品,你可以屏蔽;但是每天直接把广告私信你,只能拉黑了。

……

巧用微信沟通,逼疯好友:

1.每次聊天,一大推语音

2.群发信息,不管发啥,祝福求点赞等

3.群里总有人时不时扔广告

4.聊天,一言不合就斗图,一斗就停不下来

5.潜水党秒抢红包

6.朋友圈求投票求点赞

7.每天一条鸡汤文

8.朋友圈疯狂晒图晒自拍,长的好看的就不说了,难看的自拍想干啥

……

还有关系一般上来就发语音的,我总结了语音的几个缺点:①本来发文字几个字就可以说清楚的,发语音的人能发十几二十几秒;②对看消息的人来说浪费时间,对,十几秒二十几秒也是时间;③语音也没办法查询聊天记录,真要查,得一遍一遍听语音;④有人发音不准,或者外面吵,语音听一遍听不清楚,还要多听几遍。

……

第一最怕就是微信有人咨询你事情的时候,时间不对称。你认认真真回复他问题的时候,他老半天才回答一个嗯字。

第二、微信上问问题的人思维过于随性,百度看书可以搜到的答案,我建议尽量自己解决,浪费他人时间等于谋财害命。

第三、老让人帮忙投票,或者是买东西的

作者回复

能百度的不要问。

……

我基本也是这样,打完招呼直接说事给对方时间回答,但身边有朋友是这样的,

在吗?

我:咋了

有空吗?

我:咋了

有空不?

……一头想撞死的赶脚有没有。

作者回复

他是想逼着你回答:有空。

……

还有特别不注意细节的朋友,会接连用微信问问题。有一次有个朋友想到上海工作,向我打听这边的租房价格:“你住哪里啊?多少钱啊,几间房啊,离上班地方近吗?动铁方便吗?我要租哪里哪里多少钱算贵吗………balabalabala………”每一个问题都是一条单独的微信语音。我那时候正在打扫房间,回答头两个问题,还本着地主之谊好好回复,之后渐渐就奔溃了。如果是我的话,这种情况最好是问一些对方现在方不方便通个电话,一次性问完。微信越来越方便了,似乎大家也越来越不喜欢打电话了。殊不知,很多事情,一两句话是说不完的。

……

最讨厌发来语音或者打来电话问,“你在哪儿?在干嘛呢?”。

……

最烦的就是加你好友,说自己是谁请求加好友,一看是同公司的名字完全没见过,不加吧不好意思,加了以后,✘✘✘不打招呼,等你问什么事,你问后还不回信息,几个意思,欺负我不敢删你!!

作者回复

这些人是集邮一样的积攒微信好友,却不懂尊重别人。

……

有些人为了刷存的感,为了混个脸熟,雷打不动的每天会给你发个小笑话,或者降温了加衣服,或者简单直白的在吗?吃了吗?忙什么呀?还有节假日的,复制粘贴问祝福语。

作者回复

不是节日,每天给你发他的动态的,也不管你是不是在意,多半是把朋友圈当营销工具了。


关注自己的可能性,而非自己的局限性

美国政治家基辛格从尼克松时代开始给很多美国总统都提供过咨询,所以有人就问他。你从这些总统身上都学到了啥嘞,他的回答很精彩,说领导者们总是通过关注自己的可能性,而非自己的局限性,去做伟大的是。什么意思?我举个例子啊,前些天的我听一位老企业家评论马云说他们原来都挺替马云担心的。他那么强的表达欲望又那么好的口才,但是做企业最担心祸从口出啊,所以朋友们都劝马云要少说。但是这两年的大家突然发现马云不仅说而且到处说,越说越好,一会见特朗普一会儿上达沃斯硬是闯出一条路来。这就是基辛格说的朝着自己的可能性狂奔,而不是整天小心翼翼地关注自己的局限性。

——罗胖每天60秒

跟新木桶原理相似,关注自己的长板而不是短板。
知识笔记:微信礼仪 知识笔记:微信礼仪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