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字日记&Day 19: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2021-08-27  本文已影响0人  字美美美云

小篆的意字,如图,可以仔细的观察一下。

意——小篆


意是怎么构成了呢?

上面是一个音字,下边是一个新字。

古人在解释这个意字时,说"意,志也",也就是说"意"和"志"这两个字是相通的。

说文解字里解释说,"意,志也;志,意也。"就是说俩字是一个意思。

经常说,听话听音,那你能够听出来对方没有表达出来的心里的真实的意思吗?

如果我们不能做到查其言,观其色听其音,那怎么能够了解对方的心意呢?

网上有这样一个段子:

过节了,新入职的员工去给领导送礼,到了领导家门,敲门。

领导一推门出来说,唉呀,小李,你这是什么意思呢?

小李回答说,领导我没什么意思,就是一点小意思,我就是意思意思。

然后领导说,那我多不好意思啊。

同样一个次"意思",有这么多用法,我们祖国的文化真是博大精深。

同样一个意思,他们到底又都是什么意思呢?

在论语上,有这样一个说法。

说一群朋友在一起聊天的时候,容易犯三种错误。

第一种,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

开口说话的时候,没轮到你说话的时候,就不要急着去说话,不然就会显得你很急躁、很冒失。

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

第二种,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

说话已经说到你这了,那你就不要吞吞吐吐、含糊其辞,不然就让大家觉得你是有所隐瞒,引得大家不开心。

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

第三种,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这个瞽,是说你有眼珠然后鼓起来,大大的眼珠鼓出来,而不能够察言观色,这就是睁眼瞎。

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不察言观色,不能够观察周围的环境而随随便便瞎说,你就会在不经意间伤到人。未见颜色而言,你这不就是一个睁眼瞎吗?

所以,我们中国人讲究察言观色,但不是一味的谄媚、逢迎。

这是其实是一种情商,是一种处世的哲学。因为一个人真正能够从嘴巴里说出来的话是有限的,我们能不能通过别人没有说出来的话去揣摩对方的一些心音以及没有表达出来的,比较隐晦的意思呢?

我们中国人有一种说法,"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那什么才是修身呢?什么是修身的起点呢?

礼记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致知在格物。

——礼记·大学

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首先要有一颗端端正正的心。

我们中国人教小孩子写字,有的时候会说字不正身先病。就是要我们的纸笔要端正,坐姿要端正,这样写出来的东西也才是端正的。

如果说你不能端正一颗心或者姿势都是乱的,写出来的东西也是歪七扭八,字写的歪七扭八呀,就是说明心态不够端正。

那如何端正我们的一颗心呢?就要诚其意了,也就是使自己的意念真诚。

那如何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呢?致知格物。

也就是说我们要不断的学习人的意念,要真诚,就得先有知识;获取知识的途径,就在于观察认识世间的万事;万物要致知格物。

所有事的基础是我们要清晰自己心要走的方向。心要去哪里,只有我们自己知道。所以清楚的了解自己,我们就会在世界上的路越走越宽广。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