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美西安
醉美西安
西安,古之为长安,曾经是十三朝的古都。西安,那是一个梦境中的地方,梦境中的它是遥远的,梦境中的它是唯美的,梦境中的它是古老的,梦境中的它……
那年,听闻有同学考上了西安的大学,“西安”这个词才真正的走进我的脑海,想像着它的样子,然多年来都没有一个完整的印象。
对于西安,心心念念了许久了,何时才能一识其真容呢?魂牵梦绕的地方,心中一直的向往,终在这个国庆假期里得以成行。
踏上列车的那一刻,心已驶向了远方。由东向西,从南往北,一路变换着不同的风景。水稻,大豆,玉米;水杉,白杨,灌木丛。心随景至,秦岭山脉隔着车厢远远望去,车厢两边的风景差之千里。一边山峦起伏,一边一目千里。秦岭阻挡着南来的风雨,让这一岭之隔的两边拥有着两种气候,孕育着两种不同的风土人情。
高铁站未至西安之前已先领略到了华山的巍峨雄姿。曾听闻,自古华山一条路。现在的路是人工修建过的,崎岖和陡峭已被消除了许多。想着《射雕英雄传》里面的华山论剑,为何要选在华山?可能也是想用华山的奇险来突显武者功夫之高吧!
夜是静谧的,而西安的夜是喧嚣的。原以为古老神秘的地方忽然间揭开了它的神秘面纱,直接裸露在眼前,不适感瞬间提升。这就是梦了多年,念了多年的地方吗?看到钟楼上炫丽多彩的灯光,思绪不由想到千年以前。千年前的西安城,在每个繁荣昌盛的朝代里,歌舞升平的景象应是寻常可见。在现代它也是繁华都市的代表之一,可能就是繁华的呈现方式不一样罢了。凑巧的是,我们到达钟鼓楼广场时,正好有表演,无奈在公交车上未能好好看到演出的整个过程。也许唯有这样才能弥补一下这份神秘感吧!
肉夹馍、凉皮、羊肉泡馍、擀面皮、煎饼子……西安的美食让人垂涎欲滴。第一顿晚餐在钟鼓楼广场附近的餐厅吃的,点了想念已久的凉皮。虽说现在美食不一定要在美食的原创地才能吃到,但要吃正宗的一定要去美食原创地吃才行。本着这种理念,一直没吃过凉皮。看着拌好的凉皮,不禁拇指大动,夹一筷入口,凉是第一感觉,酸是第二感觉,接下来是辣。对于爱吃辣的人,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道美食,感受着凉酸辣的同时,咬上一口白面馍,酸辣的感觉也就缓解了许多。
钟楼钟楼的灯光照亮了黑夜中的天空。跟随着人流,穿过地下人行通道,走近钟楼,近距离感受它的古老。它是中国现存钟楼中形制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建于明太祖洪武十七年,初建于今广济街口,与鼓楼相对,明神宗万历十年整体迁移于今址。钟楼建在方型基座之上,为砖木结构,重楼三层檐,四角攒顶的形式。夜色中的钟楼,虽然光芒四射,但也不失它的神秘感。鼓楼没有艳丽的灯光,神秘感就更强了。遥想当年钟声和鼓声响起的情景,仿佛也置身于其中,静听其声。
去过八达岭长城,见识过长城上城墙的雄伟和高大。于是对西安的古城墙也就更加的向往,想象着站在那古老的城墙上,将是怎样一种体验。西安城墙又称西安明城墙,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传说有个名叫朱升的隐士告诉明太祖,让他“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于是明太祖听从了这位隐士的建议,在唐皇城旧城的基础上扩建了现存的城墙。据文献记载,明代修建的西安城,西墙和南墙都是利用原唐代皇城的城墙而增修加长,东墙和北墙是扩大新建的。墙高12米,顶宽12—14米,底宽15—18米,轮廓呈封闭的长方形,周长13.74千米。今天,城墙内人们习惯称为古城区,其面积有11.32平方千米。从南门上去,沿着城墙向西门走,城墙的右边就是如今更加繁华的回民街。
一座千年的城,起起伏伏,看尽人间繁华和苍凉;一条千年的城墙,几起几落,守护着一方水土和一方人。古时城墙有四座城门:东为长乐门、南为永宁门、西为安定门、北为安远门,这四座主城门的名字有着各自的含义。长乐门开辟于明代,因明国都位于西安的东面,故将东门命名“长乐”,带有祈祝大明江山长久欢乐,万年不衰之意。在中国民间,百姓都认为南方是火神的所在地,为避火灾,炉灶一般不开往南面。南门永宁之意,就是向火神祷告,勿起火灾,永保安宁,故南门为永宁门。安定门寓意西部边疆安泰康定,每逢出征和出征归来都必须走安定门。“安远”二字是继承中原汉族朝廷对边远少数民族采取的怀柔安抚政策,希望边远少数民族对朝廷知恩归顺。这些门的名字的寓意都饱含了这个城的城主和城民们的美好期望。
安定门城墙上漫步,仲秋的阳光照在身上,没有了夏日里的炎热感,似乎更多的是暖融融。倚着城墙向城外的远处望去,高楼林立,一眼望去也看不了多远。城内的建筑倒不是很高,若是城内都是高楼,想来这景象也是十分怪异了。当年城墙造的这么高,主要是为了防止敌人的入侵,易守难攻,以此来保一座城的平安。曾居住在城中的先人们估计想不到如今的高楼可以高出这城墙这么多倍,若能看到今天城外的景象,定会有非同一般的惊叹了。
人们都说,去一座城市一定要去看看那座城市的博物馆。走进西安博物院,深刻地感受到这座历史名城的文化的厚重。沿着历史的轨迹,一一看着曾经走过时间长河里的物件。西安博物院以“古都西安”为主题,一千多年建都史为主线,反映了西安十三朝古都的发展进程。展馆内展出的展品有:陶、鼎、玉、农耕工具等等,在这里也第一见到了真实的唐三彩。
小雁塔在西安有个区叫雁塔区,想来是因有大雁塔和小雁塔而取名的吧!小雁塔就在西安博物院内,看着它想起了当年课文中的大雁塔,而真正的大雁塔也就在离它大约1.63千米之处。据说小雁塔是为了存放唐代高僧义净从天竺带回来的佛教经卷、佛图等而建。玲珑秀丽的小雁塔与雄伟庄严的大雁塔风格迥异。这座密檐式砖塔略呈梭形,高43.38米,建造时共15级,现存13级。塔的底层最高,以上逐层递减,整体轮廓呈自然圆和的卷刹曲线。每层皆有迭涩出檐,檐下砌有两层菱角牙子,形成重檐密阁、飒爽秀丽的美感效果。底层南北各有券门,上部各层南北有券窗。门框上布满精美的唐代线刻。对于大雁塔没有近距离的观看,只是乘车路过时远远看到它的身影。与它相关的一切都心生敬畏,且这份敬畏更多的是缘于对佛祖的敬畏。
大明宫,听闻后的第一反应是杨贵妃。贵妃已经不在,大明宫成遗址。贵妃塑像立在遗址公园的门口,看着她丰腴的体态,手执纸扇起舞的样子,明皇当年该是看的如痴如醉了吧!俯看着按1:15建成的模型宫殿,已是气派辉煌。遥望当年真实宫殿的景象,百国来朝,文武百官齐聚朝堂,声势浩大壮观。在遗址公园里看到了一个遗留千年的土坡。估计只有这个土坡不是重建的了,如今遗址公园里的太液池也是新挖出来的。千年的泥土仍在,千年的风霜早已不同。
含元殿一座历经千年的城,承载着千年的文化,孕育着一代又一代的人。我如此这般的走马观花的看了一遍,真的无法很好的体验它古老的气息和韵味。只叹不能一直呆在这座城,不能慢慢的去感知它的一切,唯有让心沉醉于它的美好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