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代
中国文化到了今天已经是只剩皮毛,不见血肉,当然也没有灵魂,这是叫我伤心的地方。 ——许倬云
我上小学的时候,镇上的集市还没有挪到后面,摊位沿着道路两旁规规矩矩地码下去,喇叭里吆喝着“来啊,过来瞧过来看,样样两元,件件两块,两块钱也不多,买不了房子买不了车,旅游也到不了新加坡”之类的小广告,时不时有流动的小贩背着一个背篓,手里一手拿着锤子,一手拿着刀,边走边敲,发出“叮叮当,叮叮当”的响声,这正是卖麦芽糖的人。
街边坐着一个上了年纪的男人,人很清瘦,双眼无神,皮肤黝黑,手上满是油污和老茧,皱纹很深。他的面前放了一个老式的手摇修鞋机,这个修鞋机约摸用了很久,古朴的气息扑面而来。修鞋机旁放了一个掉漆的旧木盒,里面放了一些工具,有大号的剪刀、锥子、三角刀、铁锤等。
住在农村的人,时常上坡去做农活,鞋就很容易坏,那时候乡下的人家普遍很穷,做庄稼挣来的钱除了日常生活的开销之外,还要供家里孩子上学,所以买不起新鞋,坏了只能拿去修,于是修鞋匠的生意在那个时候还可以,不似现在这般没落,以至于街上再没有他们的身影。
我的鞋脱了胶,父亲用502粘了几次,然后又开胶了,只好拿去给修鞋匠修。我算着日子,终于到了赶集那天,父亲背着背篓带着我就去了街上。那时候交通远没有现在这么发达,还是土路,下雨的时候泥浆到处是,又稀又滑。从我家走到集市上,差不多一个小时。
我们终于走到了街上,从背篓里拿鞋出来后就径直去找那个修鞋匠了。找到他时,他还在那个摊位上,正干得热火朝天的,装鞋的箱子里堆了好几双鞋,有的是开胶的,有的是露底的,还有几双新的鞋。那是人家为了使鞋子更耐穿,特意来找他“上线”的。
这所谓的“上线”,就是用锥子沿着鞋帮锥一排小洞,然后用镊子夹着质量很好的线从洞里穿过,在最后的两个洞之间打一个结,“上线”就做好了。
我们看人挺多的,就放在他那儿,快回家的时候再去拿。那个师傅手艺很好,把我的鞋修得很好,完全看不出来是脱过胶的。
后来为了缓解交通压力,把集市挪到了后山一块平整的地方,修建了一个很大的棚子,用钢筋水泥铸了很多摊位,一排排地码过去,一眼望不到头。这样的集市,没了吆喝声,少了烟火气。
那个修鞋的老人,自从我上了中学开始,就再也没有见过。现在的人都挺阔的,鞋坏了一般都扔了买新的,以至于再没有人去他那儿修鞋,他的生意一落千丈,没了生意,自然养不活一大家子人,于是便要改行,另谋出路。
“修鞋”这门手艺,因不挣钱而后继无人,逐渐没落了,同时没落的,还有很多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它们就这样逐渐消失在历史长河中,被社会变革和技术革新所淘汰。
于是我们的文化就没了灵魂、失了血肉,只剩下皮毛。
注:图源网,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