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试教育经验谈

帮孩子巧做课文拓展

2020-05-26  本文已影响0人  林红非常道

语文学习,随着年级段的增高,出现了很多超过孩子认知水平的一些内容。

应对中国的语文教学,家长如果有时间可做很多弥补。

首先可以做的就是根据语文课文内容开展拓展阅读,不是让孩子单纯看书,而是将电影、聊天、故事、社会新闻等都结合进去。

比如小学里学老舍的“猫”,就可以找一些跟老舍相关的资讯,跟孩子一起看看话剧“茶馆”,说说老舍的故事,还有老舍的其他文章等等。

亲子聊天不用考试,轻松自然,孩子心门打开,知识反倒容易记牢。这样再去学课文,脑子里就有了立体概念,不会单单一条线,考过就忘记。

这种探索式的整体学习法,可激发孩子学习思考的欲望,便于培养学习主动性。理解好,记得牢,自然也就容易提高分数了。

这样做是因为,现在学校里上语文课,读写默背太多,思考太少,孩子习惯性地上紧发条完成学习任务,是任务就不用做太多探索,让你干啥就干啥是好学生标志。我经常将学生学过的课文再自编一些题目让他们回答,结果几乎都不会。说,考过了,忘了。机械的记忆,大概也就这个水准。

现在的课文有些道理对于十几岁的孩子很多都懵懵懂懂,比如“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很好的寓意,成功的路有很多条。但试想,就课文中一个故事,而没有孩子身边的故事贴近,这种道理如何能让小小年纪的他们理解深刻从而转化为自身内在的精神食粮?

现在的语文学习,经常是小学生就考中老年的道理,但仅仅就是个考试,学生内心依然和这些道理遥遥相对,互不认识。

如果家长能针对课文展开拓展,课文的效力就会成倍增加,不仅提高智商,更重要的是提高情商。语文和数学不同,前者是人文学科,学习的内容和情商息息相关。但别指望如今的学校能运用这些好文章达到如此目的,单纯的考试将老师和学生一起绑死了,碰到好老师就是学生中头奖,概率实在太低。

很多语文理解力差的孩子,对课文的理解就更加费劲,这不是多读读就可以解决的。人要将吃下去的食物消化需要酶做中介。理解能力弱的人往往是思考时的“酶”比较少,头脑中能和新知识链接的东西不够多,这是日积月累,十几年如一日积攒下来的,语文学习时点点滴滴都能派上用场。对这样的孩子,家长更应该就着课文内容进行拓展,增加孩子头脑中的积累,让他消化课文时多一些“酶”的分泌,而不是多增加默写背抄。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