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学习法:用思维导图和知识卡片快速构建个人知识体系

2024-07-24  本文已影响0人  生活的探路者

高效学习法:用思维导图和知识卡片快速构建个人知识体系

系统:知识骨架是关键

01 学习树:构建知识体系的雏形

学习树的意义:明确学习目标与意义

学习树。让所有的学习内容都长在一棵树上,知识才不会丢失。因为你的所有知识形成了一个体系,所以可以发挥系统的作用。

学习树的步骤:3步搭建学习树

第一步:画一级主干——素质、知识、能力、技能

素质:素质可以简单地理解为一个人的性格、心态和工作态度。

知识: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知识包括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是关于“是什么”的知识,可以理解为概念类知识;程序性知识是关于“怎么做”的知识,可以理解为方法类、步骤类知识。

能力:知识经过刻意练习后的产物,比如演讲能力、写作能力。

技能:通过不断行动、操作获得的一套方法系统,比如PPT技能、Excel技能、思维导图技能。

第二步:三大问题确定二级分支

① 我希望自己保持怎样的心态?

② 我3年后想从事什么职业或者达到什么高度?

③ 要成为3年后理想中的自己,我需要获得哪些素质、知识、能力和技能?

第三步:利用“岗位描述学习萃取法”细化学习树,完善分支

学习树的好处:充分利用碎片时间构建系统

学习树的应用:系统性地壮大自己的知识库

02 知识输入:因需选材让学习更高效

明目标,让学习价值最大化

选渠道,根据你的目标来定

选教材,做更少而更好的事

选方式,充分利用时间

03 知识加工:在脑中构建知识结构

明原理,大脑的记忆系统

寻结构,发现知识森林中的那条路

04 知识输出:骨架式输出让输出更高效

摘抄式输出

大多数人使用的是这种输出方式,就是看到一些有共鸣、有触动的知识,直接在电子书上画线或者是摘抄到自己的笔记本上。记这种类型的笔记操作起来比较容易,摘抄的知识点之间也没有非常强的联系,也不需要经过过多思考。

骨架式输出

骨架式输出:挖掘作者没有表达出来的写作逻辑和结构,把它们找出来形成可视化逻辑结构的笔记。记这种类型的笔记需要反复研读内容,精练关键词,归类分组,经过大脑思考,最终做结构化连接。

写作式输出

写作式输出:基于对图书内容的了解,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和学习的其他知识进行融合创造,呈现多个观点或者论证自己观点的过程,呈现形式可以是写作、演讲、视频等。

拆解:新思维导图学习法

01 思维导图发展的3个阶段

东尼·博赞思维导图(见图2-1)、学科思维导图、新思维导图

02 电子思维导图的优势

便捷性。

长久性

传播性

可读性

03 思维发散:借助思维模型让发散更全面

用5W1H分析法做活动策划

1.为什么(Why)——活动的意义是什么

2.人员 (Who)——有哪些角色,分别是谁,分工是怎样的

3.场所 (Where)——在哪儿进行

4.时间和程序 (When)——具体的时间节点是怎样的

5.对象 (What)——我们要做的这件事情是什么

6.方式 (How)——到底如何做,具体流程是怎样的,要准备哪些资源

思维导图+复盘模型

好的复盘该如何做

目标回顾、评估结果、分析原因(思路回顾)、总结规律。

04 思维整理:找到知识的结构

理解:明白写作的本质

拆解:搭建大骨架

思维导图读书笔记法

1.确定阅读目的

2.选择学习方式、渠道、图书

3.快速浏览一遍判断图书的价值

模式:让学习可持续

01 学习系统的4条回路

因果链、增强回路、滞后效应、调节回路

02 强化增强回路,让学习持续进行

强化内在动机

分享带来增长

正确看待反馈

03 对抗学习惰性,学习先完成再完美

制订计划,先完成再完美

找到学习伙伴,让自己不是孤军奋战

克服完美主义,先完成才能完美

无网环境创造整块时间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