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眼”理论——多维竞争力
2020-04-28 本文已影响0人
红茶506
经常讲到的“琴棋书画”中的“棋”,指的是围棋,而不是象棋。
当然,这两种棋都是中国的东西,但其中的思维方法却是差异很大。
中国象棋,天生就是模拟打架用的。最终必须会分个输赢,把对方的将帅弄死,分出胜负,成王败寇(也有和棋的时候)。
反观围棋,是求生存,只要所占实地比对方多那么一点儿,就算胜利了。
要想围上一块地盘,至少要有两个眼位,围棋上称为“气眼”。如果只有一个眼位,也就是只有一口气,对方只要随便填上一个子,就没气了,这块棋也就“死”了,不管你前面做多少层保护,都没有用。
反之,如果至少有两个眼位,既使对方堵住一口气,但还能存活下来。
这个“双眼”理论,是得到上老喻的总结。
用到生活当中,也是很有意思的。
比如,现在的互联网巨头,为了争夺利益,真是无所不用其极。阿里,有电商平台,京东也有电商平台,两家为了争夺消费者,都想各种办法进行扩张,比如搞价格战、搞售后服务战,最终两家都会把利润压到最低,都不落好,也不是自己想要的结果。
为了避免这种两败俱伤的局面,两家需要有新的利润增长模式:于是阿里弄了个“蚂蚁花呗”,京东搞物流。
这就相当于各自又有了一个新的“眼位”,多了一个“气眼儿”,不再局限到价挌竞争了,都多了一种新的“生存技能”。
“双眼”的好处,就是多了一种应对不确定性的生存手段,也可以理解为风险对冲,能保证活下来。
运用到个人身上,“双眼”模型也极有用处。
比如,我只会一种能力,因为竞争,我被可替代的可能性越来越大,议价能力会越来越弱,只要竞争一激烈,那不就很危险了?
但如果,我还有另外的一种技能,再加上原来的技能(可能在前30%),这两种能力合并在一起,就会制造另一种“稀缺”,竞争力就会大增,生存能力也会增强。
这就是综合竞争力!
只要“气眼”多,更能适应不确定性的变化,生存的概率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