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记(2022.1.24~2022.1.30)
2022-01-30 本文已影响0人
班_
这周,依然和上周一样,没做什么正事。索性接着随意地说说。
- 关于「正事」。上周的周记里,在开头说“本周,没做什么正事”。刚刚,写下同样的一句话后,发现自己对「正事」的理解似乎有偏误。我以为的「正事」是什么?是那些能够让人直观感受到效果或改变的事情,比如,运动了半小时,感受到明显的畅快;写了篇文章,理清了一个想法;看了会儿书,解决了一个问题。与之相对应,如果做某件事情,并未带来直观的、肉眼可见的效果,潜意识里会认为自己没做什么。比如在最近的这段时间里,很多时间都在拿来处理琐事,不曾见到什么效果,于是潜意识里会认为自己没做正事。我忽略了一个问题,做一件事情,不可能在初次尝试时,就做得很棒,产生肉眼可见的效果或改变。所有大的改变,是前期微小改变积累的结果。如果没有前期的摸索、试错,以及由这摸索和试错带来的一点一滴的改变,后面哪来的大改变。刚开始运动,身体可能没有特别明显的感受;刚开始写作,可能也理不清自己的想法;刚开始看书,可能都跟不上作者的思路。但这些事做得久了后,自然而然会渐入佳境,也因此当再做那些事时,总能体会到明显的获得感。我们向往大的改变,但更要敬畏或感激前期那些不得要领的摸索和尝试。它们也是正事。
- 关于别人的看法。工作调整之前,有些人跟我说,GJ专业特别不好干,里面有很多细项,每一项都需要操心。当你还不了解一件事之前,别人的看法会对你产生很大影响,他们的看法先入为主地侵占了你的大脑,让你误以为他们说的就是事情的全貌。今天发现,最近一段时间,因为之前接收到的那些不够积极的信息,我对GJ专业的看法一直很负面,误以为工作难搞,所以有些时候态度都是被动的,处于消极应对的状态。晚上突然想,GJ专业和我之前所在的YG专业其实也没有太多区别,我之前所在的YG专业,不也同样有很多细项吗?回想我当时的领导,在面对那么多细项时,总是安排的妥妥帖帖,有条不紊。其实一切都是因人而异。又想,如果在我接触GJ专业前,有人传递的是“GJ专业没啥,细心一点就搞定了”,我一定也会跟着以为它没啥,进而从容应对。所以,你要甄别信息的来源,即便是对于过来人的经验,也要在客观评估「那个过来人究竟是怎样一个人」的基础上,再去判断如何对待他所传递的经验。另外,尽可能给不曾尝试过某件事的新人传递正向的看法,因为,Ta终归要面对Ta的课题,而让Ta带着一点信心上路可能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