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爱佳儿亲子教育男孩教养手记

尊重孩子的梦想 让孩子成为一个善于自我规划的人

2018-12-09  本文已影响3人  newjulie

每个家长对希望子女有朝一日能够成龙成凤,成为一个有远大理想和抱负的人。于是,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家长当孩子说他(她)的梦想是当一名科学家时便高兴,反之,如果说是一名工人等时便失望,仿佛孩子说什么就会成为什么。

事实上,孩子的未来平凡抑或伟大不是孩子说了算,也不是家长期望所致,而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大人能够做的是为孩子的成长提供适宜的土壤,为孩子的梦想导航。具体来说,家长可以这么做:

一、梦想无贵贱,要尊重孩子的梦想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传统根深蒂固的等级制,导致许多人将社会职业分成三六九等,认为体力劳动者低人一等,偏执地认为只有赚钱多、体面的职业才是好职业。

当孩子的梦想与心目中的“好职业”标准相违背时,就加以否定,甚至嘲笑,打击了孩子的积极性和自信心,进而影响孩子正确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形成。

古语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平凡的岗位照样能做出不平凡的事业。

社会像一架大机器,它的运转既需要大的发动机,也需要小的不起眼的螺丝钉。不是只有发动机才值得尊重,螺丝钉同样值得重视,因此只要孩子有梦想有追求就应该被肯定。

二、成功的标准很多,要容忍孩子的平凡

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每个孩子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潜能。

如果将所有的孩子放到同一个跑道上,用同一个标尺来衡量孩子的成绩,注定有很大一部分孩子会成为失败者。因此,家长要有一颗平常心,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自己的孩子虽然成绩不太好,但歌唱得很好、舞跳得很好……这也未尝不可以。

当然也许孩子真的什么也不会,但如果孩子有一颗爱心,能够关心周围的人与事,有责任担当,这也未尝不可。

在芸芸众生之中,我们大多数人终究是一个平凡人,浩瀚的星空中,耀眼的星星也不过是少数,所以家长要学会接受孩子的普通与平凡。

只有这样,家长才不会过多的将那些外在的、高远的人生目标强加于孩子,给孩子的身心发展带来不能承受之重。

孩子成长为一个身心健康的、有责任担当的社会公民同样是一种成功。

三、培养孩子独立思考能力,能合理规划自己的人生

孩子越小就越缺乏规划人生的能力,当孩子说出自己未来想干什么时,很多时候不过是“异想天开”,成人也往往将其当作“戏言”。是的,孩子的梦想经常会受周围环境的影响而不断地发生变化,并没有“定型”。

家长不应该纠结于孩子说出来的梦想,而应该引导孩子学会思考与分析自己的优劣势,让孩子能够扬长避短,培养自己的兴趣和特长。

当孩子有了更多的发展优势,对未来的自己就有了更明确的期待,也能够作出更合理的发展规划。

基于事实分析与理性思考后的人生规划比随口说出的梦想更易成为孩子成长的动力与指路明灯,也更容易实现。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