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无的十字架》读后感
《虚无的十字架》这本书不是我自己想买的,是弟弟想要我才买回去的,过了快一年了才翻开,昨天才看完,本想写点什么,但是脑子一直没搞清楚,“死刑”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让施暴者背上所谓的“十字架”,还是让被害者家属得到一些安慰?刚刚洗碗,发现自己都是按一定的顺序来洗碗洗桌洗台,恍然。“死刑”的设立,很大程度上是为了维护一个人类社会中才需要的东西——秩序。
先来梳理一下《虚无的十字架》的大体脉络,这里分为三条线:
大体事件脉络这里有几个人的死是需要梳理的:
死亡事件梳理而施暴者的下场我们再梳理一下:
施暴者梳理我们串一下:
梳理其实以上,可以总结为三条主线:
① 爱美的死亡给中原和小夜子带来的伤害是毁灭性的,所以他们拼尽了所有让蛭川收到了“死刑”,他们以为蛭川会因此产生悔意,然而没有,蛭川只是把死刑当做是“命”。这个不是被害者家属想要的,他们想要的不是施暴者的死亡,他们想要的是施暴者给自己的女儿“道歉”!他们想要的杀人偿命,是想要蛭川感受到他在杀害爱美的时候,爱美的恐惧和挣扎,爱美的痛苦和绝望!他们想要的是蛭川的“感同身受”,为此深感自己“有罪”!总而言之,他们想要施暴者背上“十字架”。但是蛭川没有悔意,这重重地打击到中原和小夜子。在中原和小夜子离婚之后,中原接手舅舅的宠物火葬场,小夜子成为了自由撰稿人,为被害者发声。
② 小夜子死亡,而杀死人的是仁科的岳父。仁科的母亲妙子三翻四次劝仁科跟花惠离婚,但是仁科死活不肯,即使母亲强调他的儿子不是他的。交代了花惠的身世,花惠的儿子本来就不是仁科的,仁科是在花惠怀孕的情况下娶花惠的。中原也因此介入了此事。
③仁科和沙织恋爱,初尝禁果,处理不当导致沙织怀孕。两个人合伙将自己的儿子捂死并埋在树海中。此后,两个人都在为当时的行为背上了沉重的“十字架”。
其实,死刑的设立最初是为了维护社会秩序,而秩序也是由人们来约定的。既然是由人来定的,那也可以说明,死刑可以是实现个人利益的工具。但是死刑从来就不是可以让施暴者背上“罪恶感”的工具,“罪恶感”并不是靠恐惧就可以得到的,这种感觉更多的是源于自我束缚。我们可以看到书中的蛭川即使被判了死刑也是无所谓的样子,而仁科和沙织的罪行只要他们不说出去,没有人会发现,但是他们自己自觉地背上了“十字架”。
这里提到了,杀死了刚出生的孩子。范围大一点,一个行业的发展肯定是因为有需求。堕胎、人工引流为什么需求会那么大?因为这个“孩子”不是我们预期中的一部分。但是这个是一个生命啊,按照小夜子的思维,不要孩子的人和“助纣为虐”的人应该都要判“死刑”的啊!但是现在的趋势是,有些开明的国家还会支持堕胎。我在这里并不是想当所谓的“双标党”,而是想强调我前文提到的——秩序。
无论是死刑还是堕胎该不该判刑,等等,这些烙印在我们观念中的道德规范。和白纸黑字的法律法规,一些都是为了服务于维护秩序。而至于是否设死刑和对堕胎、同性恋的开放度等,这些都是与当地的社会制度和宗教等密切相关的,但是,万变不离其宗,这些“制度”都是为了维护秩序,或者说是,维护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