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他山之玉,赋能教学新航向——观河北张永军初中语文工作室暨藁城区
在辞旧迎新的喜庆之日,2023年1月14、15日两个半天,我在钉钉直播群参与了王秀红初中语文名师工作室联合张永军初中语文工作室暨藁城区导师领航工程跨年优质课展示活动,共听了6位老师的精品课与18位专家评委的精彩点评,讲课老师精心准备,评课老师深入细致,言辞恳切,我也收获颇多,在感叹之余也静下心来思考:
一、解读文本紧扣课标,设置目标要严谨一篇文章可以有多重解读和讲授,如果没有标准可以遵从,就容易毫无边界,任意拓展,学生也易茫然而无所得。几位老师都能紧扣课标,明确单元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解读文本的共性和个性,以此确定学习目标,设计教学过程。如陈利利老师在讲《猫》这篇文章时,就注意引导学生勾画重要语句或段落,教授学生摘录方法和概括方法,依标据本设定“规范”的学习目标。在课堂呈现学习目标时,一定要严谨,不能随意将其等同于课程目标或者其他,学习目标的文字表述也要注意使用恰当的词语,一定是显性可以操作的,这样才能给学生以抓手,课堂才可能有所得。
二、创设情境,把问题变成活动,让课堂真实生动起来新课程标准中课程内容主要以学习任务群组织与呈现。设计语文学习任务,要围绕特定学习主题,确定具有内在逻辑关联的语文实践活动。语文学习任务群具有情境性、实践性、综合性。衡水二中的常博宁老师在评《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这一课时就提到给问题设个情景,如论辩结束后,假如庄子和惠子分别给第三个人讲述自己如何辩赢了对方,他们分别会怎样说?这其实就是让学生推知二者靠怎样的技巧说服对方的,从而在课堂上演绎出来,把问题变成活动的形式给学生真实的体验。河南周口的王艳老师在评讲口语交际《讲述》这堂课时也提到教学中最好设置具体的、逼真的情景,以便学生有一种真实的讲述状态,而这种逼真的情境与较为真实的讲述心态,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体会讲述要领,从而悟出属于自己的讲述经验。
通过这次听评课学习,我对语文教学有了更多的认识,教师要行走在教学与研究之间,研究新课标,研究文本,研究学生,研究教育新动向,教师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充分利用一切学习机会,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亮丽自我的语文教学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