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培养独立性的几个问题

2019-03-11  本文已影响0人  叶玉珠

【案例】

前段时间,22岁的男孩两年败光200多万,至今吃饭还要奶奶喂养的一则新闻登上微博的热搜。

原来离异造成父母心怀内疚,对孩子有求必应;奶奶更是把孙子这根独苗捧在手里,巨婴的结果似乎是必然的。父母们则是敲响了警钟,懂得培养孩子的独立性,避免自家的孩子走上这条道路。

但是一旦践行时又会面临一个尴尬就是,什么时候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问题:针对能力自评表发现一些问题,怎么办?比如孩子被欺负不退缩,但是容忍,给打人者找理由;遇到熟人不打招呼。

答:

孩子的独立能力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能力测评给到家长一个指导的方向,但也要因个体而异的,所以妈妈不要太着急。

其次孩子被打后会为对方找理由,没有说不的情况,在儿童心理成长过程中,孩子能站在对方角度去着想是非常难得的品质,善良与宽容是孩子的品质。作为家长我们给予引导与甄别,帮助孩子学会有原则的善良,标准尺度内的说不,从而让孩子更好的与身边人相处。

关于打招呼这个事,有些孩子确实不愿意打招呼,尤其是年龄小的时候,也许是出于害羞,也可能是面对陌生人时会感到不安,又或者,他真的不懂得该怎么打招呼……建议妈妈和宝宝多沟通,了解孩子是什么原因引起的不爱打招呼,我们再针对性引导就会改善的。

关键句:

孩子的成长分阶段的,随着成长会有变化的,当孩子准备好后,就会主动打招呼了,切记不要强迫。


问题:孩子不屑于和妈妈的朋友或邻居打招呼,是否让孩子顺其自然?

答:

妈妈不必过分担心,孩子的成长分阶段的,随着成长会有变化的。近阶段可以通过帮助孩子表达感受、鼓励孩子每个积极的行为、参与其中通过自己的行为影响孩子,如父母主动问候别人,让孩子先与自己喜欢的人打招呼等方式逐步来引导他。当孩子准备好后,就会主动打招呼了,切记不要强迫。

关键句:

放手让孩子去做,未必是不爱,不心疼


问题: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是到具体的某个时间点,还是在给足安全感之后再培养,避免孩子因为情感缺失,过早独立?

答:

其实独立性从孩子开始对你说,我自己来,不,等语言的时候,就已经开始萌芽了。如果家长有意识,这个时候就可以尝试让孩子去自己摸索了。中国不是有句俗语吗,懒妈养勤快孩子,这话还是有一定道理的。放手让孩子去做,未必是不爱,不心疼。

我们很多时候会将做家务,独立去完成一件事,感觉是孩子太辛苦,太小,太可怜等等的心理状态画上等号了。我家女儿上小学后,有一次因为我工作忙,没来得及给她打水泡脚,等我忙完后,听到卫生间有声音去看,人家自己都洗好了,还帮我在擦马桶问她怎么做到的,她很自豪也很开心,说平常看着我做,她就记得了。当然中间也有打翻过水盆的经历,但我们一起去解决掉就好了。

关键句:

小朋友想自己做的欲望是强烈的,只要宝宝说,我可以,自己来,就可以让孩子去尝试。独立性不是天生的,是培养出来的


问题:万一孩子不愿意尝试怎么办?几岁应该做些什么?

答:

小朋友想自己做的欲望是强烈的,只要我们发现了孩子想做的苗头,给予鼓励与引导,甚至是陪伴着孩子一起做都是可以的。幼儿可以通过父母自己做,孩子跟着学的方式去体验的。

3岁以前还是以安全感和情感的需求为主,3岁后孩子的探索欲望增强,家长就可以开始培养了。只要宝宝说,我可以,自己来,就可以让孩子去尝试。

独立性培养是长期的,一般在3岁到整个童年期都是培养的关键时期,到了青春期孩子会自己强烈要求独立,这也就是所谓的叛逆期。

独立性不是天生的,是培养出来的,独立性对孩子在学习上的帮助也是非常大的哦

关键句:

是否单独睡觉不是判断孩子独立性的唯一标准,不是每个孩子都是统一的标准


问题:关于分床睡。

答:

是否单独睡觉不是判断孩子独立性的唯一标准,但可以逐步进行,因为分床睡是从孩子身体发育考虑。

但不是每个孩子都是统一的标准,有的早点,有的晚点,在刚开始的时候,不建议让孩子一个人单独开始适应,家长可以用一个过渡的方法,比如准备好孩子的房间,爸爸妈妈轮流陪伴,孩子睡床,家长睡在房间的其他地方(当然这段时间父母会辛苦一点),然后再过渡到家长退出房间,开着门开着小灯自己睡。再到后面孩子习惯了自己的房间,慢慢就过渡过来了。

有些孩子会因为分床没分好而造成安全感缺失,害怕黑暗,所以家长不要着急,根据孩子的情况逐步过渡。这个中间会有反复也是正常情况,给予情感安抚和鼓励,甚至可以用到奖励的方法,陪伴孩子平稳过渡。

【故事分享】

最后和大家分享一下是什么故事刺激了我的狠心。

无意中看到一篇报道日本妈妈的帖子,这个妈妈得了癌症,当她得知自己生病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开始教自己5岁的女儿做饭,做家务,记者采访她的时候,她这样说:只有在我活着的时候,教会她生活的本领,我才可以安心的离开,我知道我的孩子可以独立生存了。

这篇故事给了我很大的触动,要学会放手,通过能力的培养可以让孩子更好的适应学习,适应陌生环境!

希望我们的妈妈,爸爸们记得,放手让孩子去探索世界才是最深的爱。因为我们迟早有一天会离开他们。他们终将独自前行。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