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更《梁宁·产品思维30讲》读书笔记

(八)再谈“机会判断”

2019-02-25  本文已影响15人  zcl稍等

这是基于产品思维课08、09讲内容,结合财富自由之路提出的多维竞争以及孤独大脑公众号两眼论看世界的笔记与思考。

你想从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开始,到今天,单个维度上中国的哪些冠军:李宁、郎平、李玉伟、吴小旋、曾国强、吴数德、陈伟强、姚景远、周继红……大家还能记得的都是有谁呢?可能就剩下李宁和郎平了。为什么最终李宁和郎平看起来更成功呢?因为生活不是单一的维度,每个人都是立体的。借用几何术语解释一下这个现象:单个维度上,大家比的是长度;两个维度上,大家比的是面积;三个维度上,大家比的是体积。

“跨界”这几年比较热门的词汇,每次跨界,都是给自己拓展一个新的维度。一旦跨界积累成功,实力或者竞争力的提升,只能是“几何级数”级别的,绝对不可能仅仅是“每天进步一点点”那么简单。但是要知道,凡事儿都是有成本。处处平庸肯定是不行的,想挣钱起码要在一个甚至多个维度上处于一个相当优异的位置。《巨人的工具》中亚当斯指出:如果你想出类拔萃,你可以选择两项技能,把每一项技能都练到世界前25%的水平。

微信公众号“孤独大脑”有篇文章“两眼论”中指出,两眼论不像跨界那样训练两项技能,而是建立动态的过程。首先活下来,是一切事物发展的基本前提。围棋的有趣之处,在于只制定了极简的底层逻辑,却变幻出无尽的世界,基本规则是:气尽棋亡,隔手提劫。所以在围棋对局中,你一方面需要抢地盘,一方面赶在被彻底包围前,于内部做出至少两只眼来。

索罗斯的箴言:活下来,一切好谈。俞敏洪说:开始创业,有两个要素很重要——第一、你这个商业模式未来到底有怎样的大市场;第二、眼前你所做的事情能不能活下来。比如一些传奇的企业或产品。

亚马逊:电商+云计算;

京东:电商+快递;

Google:搜索(其实是AI)+广告;

城市也可解释,硅谷:斯坦福+科技创业;北京:权力+总部;深圳:腾讯华为+青年精神。再比如,贝克汉姆红这么久,靠的是两道弧线:1、任意球弧线;2、苦心经营的商业轨迹。但是围棋与现实世界不一样,围棋里,可以做出两个铁打不动的“真眼”。对手再高水平,也不能把我有两个真眼的棋吞掉。棋外的事物不然,没有什么是永恒的,没有永远的真眼。如新浪:

1、在形成期,第一只眼经常是第二只眼的基础:新浪作为门户的影响力与资源,推动其微博遥遥领先。

2、第二只眼,是对第一只眼的超越式创新。微博的2.0属性,令新浪焕然一新,更不消其隐含的Facebook之谋。

乐视不甘于只找到第二只眼,而是要建立一个生态系统。但生态系统只能作为结果,而非“计划”。于是乐视找了一堆新眼,包括电动车这一超级大眼。可惜全是假眼。像《好好学习》一书中曾指出,“斜杠”是结果,不是原因。

面对生活,我们不能只拥有一只眼,紧盯着挣钱、买房子,孩子上学。产品思维的课程中也讲,如果要成为中产,至少要收获一次线性周期的收益。要想成为富人,就要借助经济体的崛起。所以我们不能只在单一维度竞跑,要看清自己所在的线面体是不是呈上升趋势,不要上正在沉沦的航船。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