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难熬的那段时光职场江湖今日看点

要如何做一个不LOW逼的演讲者

2017-05-17  本文已影响656人  小川叔

自古演讲这种事儿就尼玛是总统、总裁才能干得了的!

川叔不是一个成功的演讲者,所以我更有资格和你说说,我的演讲是怎么失败的!

打击一个演讲者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说话,玩手机。

或者不和他对视,就是不看他。

这种事儿都让我摊上了!

川叔去年做了五十场演讲,每一场都伴随着吓尿、紧张、刺激、好满好刺激的种种新奇体验。

基本上人世间最尴尬的五十种酷刑我都遭遇了。

比如去某医药大学,500人教室来了50人,别问我为什么主办方要了一个这么大的教室,然后人员极其分散……

我不得不开场的时候调动一下:请左边的同学坐到中间,右边的同学坐到中间,好的!非常好!后排的同学坐到前排,嗯!现在我们可以开始了。

然后下面有同学吐槽说,您快讲吧!我们7点半还要去上课呢……

呃。

全程零互动,也不知道某医学院的课程是多紧张,一堆人都在下面做作业。

你们这么忙就别来啊!也别叫我来啊!搞毛啊!

不听不看不回应,也不知道你为什么要来听演讲,这种近乎植物人的观众,麻烦你下次去星巴克吧!

那里有很多拿着电脑装逼的你的同类。

所以,现在你知道做演讲有多尴尬了吧?

基本上谁上台谁死,上台之后才知道自己脸皮永远不够厚!

真是蜜汁尴尬常随身,谁做演讲谁当心。

坦白说来说,一个演讲肯定包括了:破冰、提问、提出观点、讲案例、引发思考等几大步骤。

只有老师才会上来就逼逼逼直奔主题。

这不是教学大会,下面做的也不是小学生。

常规的破冰环节包括了自我介绍,问候。

嘿!山上的朋友你们好么!让我看到你们的双手~~等等愚蠢也莫名其妙自嗨的方法。

破冰的意义就是拉近彼此的距离,让受众和演讲者都放松下来。

什么?有人问,为什么演讲者也紧张?

麻痹!演讲者也是人好么!

我自己的演讲不但开场会特别紧张,还会在最开始就做法,念一个不紧张的魔咒。

因为我特别怂逼,每次上台都紧张,后来我自主研发了一个上台不紧张的办法:就是登台之前多喝水,嗷嗷喝,一大瓶哇哈哈!

然后去上厕所,泄水之后照镜子,对着镜子说,卧槽!你真帅!你真棒!你真行。

呃……这不是那句魔咒。

之后预备上台,开场第一句话就开始说……大家可以跟着我一起念!注意语气和停顿!跟着我大声读~~

各位好,我是,小川叔,感谢你能来!

鞠躬。等掌声,然后起身,不紧张了。

噗~~

你可能会问,这么神奇么?就这么神奇!

当然,这个方法因人而异,也许只适合我。

因为我每次上台前特别紧张,就口干舌燥狂流汗,喝水是最好的方式。

去洗手间是解决个人问题,照镜子是查看今天的状态。

念魔咒其实是有说法的,最初我做演讲的时候很希望自己有一个独特的开场白,希望和相声贯口一样满堂彩,但是越准备,越说错,一旦现场哄笑,基本整场全废。

最后我自己总结了一个道理:说三句你死也不会说错的词,说完你就要掌声,掌声起来了,你就兴奋了。

后来这个妙招屡试屡胜!你不妨也试试,找找打开自己的窍门。

其次,一个不LOW逼的演讲者应该言之有物,言之有法。

大部分能上台分享的人都会有一个自己的分享主题,换句话说没什么料的人根本没资格站在台上。

所以有料之后才是怎么说,而如何说好,如何说的好听,到位,其实特别难。

但是难,也有一些土办法,以下川叔和你说的这些土办法都是个人总结,如果有不对的地方,请不要上纲上线的批判我。

1.他的痛你帮他说,他就会觉得这事儿和我有关。

古话说,摆事实讲道理,没人爱先听大道理,那怎么摆事实?

例如:你是不是一直苦恼,为什么你一直勤勤恳恳上班却不能加薪?

你是不是一直犯愁,有没有什么写出十万+的微信公式?

你是不是总是做事儿三分钟热度,觉得自己坚持不下去?

把他的痛苦一连串摆出来,如果能击中他,他就会来了兴致。

2.如果你是一个废话太多的叨逼叨,不妨把你的道理变成有数字的小标题。

例如:提起加薪这件事,可能人人都关心,但是这里面川叔要提醒你有三个不要两个不行。

哪三个不要?逼逼逼~~~

把观点用数字化的形式做概括,既容易产生方法,也容易做出自己的概念,但是切记这种自主研发的概念别太多,因为新名词太多大家都记不住。

3.要明白你说什么的同时,也要明白你在对谁说。

这点其实有点难,因为很多时候你也不知道台下做的都是什么样的人,所以我有时候开场破冰的时候也会先做一点小调查,比如:现场有多少已经工作的同学,举手示意我一下!

有多少大三大四的同学举手示意我一下!为什么要做这种试验和统计,因为你明白了人群,你才能及时调整你演讲的侧重点,案例的对位方法。不然台下都是大四的同学,你还在叨逼叨说大一大二的事儿,谁爱听啊!

这种小伎俩是最简单的现场调研,包括所谓的送小礼物,玩搞笑梗其实都是套路。

这也是为什么我说那位百度的总监的这些套路没错,当然,他可能只是用错了地方。

最难写的文章是字少的文章,最难做的演讲是时间短的演讲。尤其是当台下的一干人都不吃你这套的时候,演讲者基本上需要在后台做出200%的心理建设,不但要为自己减压,还要调整演讲的状态。

我平时喜欢参加一些论坛,也喜欢参加一些活动,每次有人发表演讲的时候,我会免不了去观察对方的状态,其实你没办法想象,一个演讲者,任何现场一点点小小的失误都可能会打扰他的情绪。

所以不同人排遣自己紧张的方法也是不同的。

有的人会摆手,有的人会假笑,有的人会不自觉的摸鼻子。

演讲里会有最基本的手眼身法步的要求,大概就是说,你的眼神,肢体,行动,手势,要如何既能配合也可以相互呼应成为整体,而这些都是要求演讲者在熟悉了演讲内容、PPT节奏以后,再进行的附加训练。

你的动作好不好看,手势到不到位,走位对不对,拿话筒的姿势,和人打招呼的方式,点选提问者的手势等等,很多都需要练习,看重放校正。

一个演讲里最难的命题是两件事,一个是说明白自己。

我是谁这个问题可长可短,前面铺陈的那么长的抬头不能代表你,即便你是大家耳熟能详,家喻户晓的明星,当你站在舞台中央的时候,你也依旧要说,你是谁,你为什么来,你觉得今天你讲的有什么内容值得和大家说。

说自己,说目的,这是最难的提纯,而且要根据你受众的年龄、接纳程度、甚至是感兴趣的点,去不断修改这些。

演讲,不仅仅是讲,还需要演。

演什么?我觉得肢体动作算一种,但这不是演的全部,我认为最好的表演是揣摩。

他揣摩了你的内心活动,把你最期望看到的那个形象物化,借助技巧把你最感兴趣的部分放大,这就是演的奥妙,也是最难的表演。

演讲里更难的事是把故事说好。

讲故事人人都会,但是要讲得有节奏,有起承转合,讲得从开头抛下包袱别人就爱听,之后峰回路转一路跟下来,这太难了!

小聪明只能赢得一阵掌声,大智慧还需要磨练才或许能赢得一片掌声。

能把故事说好的人都必须要忍受两点:

1.能忍受停顿和静默

现场其实是有节奏和聚气的,为什么很多时候脱口秀喜欢甩段子,加点欢快的音乐,因为不这样会太沉闷。而且人的紧张是可以随着声音、动作带出来的,你越紧张就会讲的越快,节奏越乱。

如果现场的回应和互动再差一些,基本就完全自信心丧失了,这个气就散掉了。

所以做久了主持人的人会有一个坏习惯,就是不让话掉在地上,因此很多做现场的主持人都会有一种话多的毛病,让人觉得特别聒噪,这是职业习惯使然。

对他们来说,一秒钟的空挡,就宛如一个世纪那么让人难受。

但对于一个演讲者来说,适当的停顿,甚至是留白,是非常容易引发别人思考的。

尤其是主讲人要对这个停顿具有无比的自信,才可以留在这里,转换状态。当然,现在时下的快节奏已经要求演讲者必须在停顿之后抖一个大包袱,或者给一句爆点十足的金句,才可以抹平之前的空白。

人们越来越喜欢看效果,思维就好像金鱼一样,已经只能贫瘠到记住七个字的程度。

为什么金句这么流行,因为人们越来越缺乏概括能力。

2.能把故事说好,还必要忍受,你可能永远处于一个很长时间都说不好,而且说的次数越多还越觉得自己在倒退。

因为标准人人都知道,就好像你在电视机这边看别人参加唱歌比赛,谁都能当评委说,这里不好,那里不对。

你行你上啊!挑错谁不会啊!

所以,最理想的状态我们人人都有能想象,但是最怕的是你知道却做不到,或者你知道,也去做了,但是努力很久也做不到。

这才是对自信最大的打击。

一个演讲者的自信,有时候会和钢铁一样倔强,觉得,哪怕有一个人听我也要讲完。

但有时候比玻璃还脆弱,我TM怎么就这么笨,连个故事都说不好……

这种两极情绪我都经历过。

做一个不LOW的演讲者不难,但做一个优秀的演讲者很难。

能上来不先说道理,抛出一个让人感兴趣的观点,能侃侃而谈拥有镇住全场的气度,能言之有物,还能做好形体和表情管理,这样的一场演讲不是演讲,是一场视听盛宴的享受。

不论多“怀参”的人,也都是从最开始的LOW出发的。

选择在人前开口讲话,就已经是一件特别勇敢的事儿!

如果你没有什么资历,那就索性放弃那些得失心。

如果你没有最好的方法,那么就用真诚承认。

因为不论多炫目的技巧,都敌不过真诚,不论多华丽的表演,也抵不过自然。

最后,祝愿大家都能上台不怂逼,好好说话。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