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听我说

缅怀恩师系列--“C语言”

2018-11-14  本文已影响7人  东北小贰爷

学习的第一们语言便是C语言,所以就先写C语言的老师。

C语言,前前后后一共学习了两遍。所以自然就有了两位老师。


第一位:翁恺(浙江大学)

百度词条地址:https://baike.baidu.com/item/翁恺/8468975?fr=aladdin

是他带领我进入了计算机世界的大门,教会了我第一门计算机编程语言。他的课程只能说有意思,非常有意思,让你沉迷其中无法自拔那种。而且在上课的过程中,他给我们讲了无数中算法思想,使得我以后在刷题的过程中,总有一种“老师讲过”的想法。

说一下他的教学模式吧,普遍来说,学习语言都是一种理论+实践的学习过程。

既然说了,肯定有他的特别之处。

这个神奇的老师,上课的时候是没有教材的,纯正的无纸化教学,同时也让我学会了一种很适合自己记笔记的方式,由于没有教材,所以笔记就有些“乱”了,但是也正因为如此,我就“哪里不会记哪里”,做出了属于我自己的专属笔记。

他,是很多同学们心中的浙大男神(谁跟我犟,我跟谁急),都是因为他的诙谐幽默吧。

第二位:李学勇(河南科技学院)

百度词条地址:https://baike.baidu.com/item/%E4%B8%89%E6%9C%88%E5%B7%A5%E4%BD%9C%E5%AE%A4/18930196#reference-[2]-19304449-wrap

其实,他的课,认真听过的没几节。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之前C语言学的“太好”了吧,有点"骄傲的资本",就开始“放肆”。

但是就是认真听过的几节课,改变了我的人生。

首先要说点伤人的话,李学勇真的没有翁恺讲的好,既然是讲课,就一定有好坏之分,以下均是个人观点:
可能是教学进度的安排,也可能是一本院校与二本院校之间的差异。导致一些东西,在课堂之上讲不完。举个例子,相同时间内,第一次要比第二次学的专业知识要多的多,大约1.5倍左右。

其次,李老师的课上并没有太多的算法拓展(可能是之前提到的课时的问题),自然就导致了一个问题的出现,刷题的时候刷不过人家。

后边就该给个甜枣了。在李老师的带领下,在C语言领域,进步不是很大。在其他的领域,例如人生观价值观层次,改变的可不是上几节马克思就能提升的境界。

和李老师相处了这么长时间,好话我就不多说了。(心中一阵小凉风丝丝飘过)

总结


两个老师在不同的领域扩展了我的思想(可能是因为时间顺序),也算是带我进入了计算机世界大门,其实我想吐槽的并不是C语言的老师,而是《计算机导论》,毕竟C语言是我学习的第一门计算机专业的课程。就当做抛砖引玉了,静等我的下一篇简书吧。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