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篇连载/林海轶事(八)
简书_绣岭_西安
(八)
图片来自网络盘虎回来之后,老齐立即找来杰民和志勇,研究老汉写给盘虎的两首诗。大家认为,那“七步诗”的寓意很明显,就是说不要把他当做敌人,残酷斗争。但是,这不是侦察队可以独立自主做到的,而是取决于公社党委。如果侦察队把张蓬等人当做兄弟,那必然要受到公社党委的批评甚至处分,至于第二首杜甫的绝句,大家的看法就不尽相同了,很难取得一致的意见。
老齐考虑了大家的意见之后说:“目前我们既不能把张蓬等人当做敌人,也不能当做兄弟朋友,因为他们究竟是干什么的,我们还未掌握充分的证据,黑蛋还没有找到,不知下落。现在重要的是进一步深入调查,弄清情况。他们住在哪里?从那首诗里似乎可以找到一点线索。我想:‘窗含西岭',‘门泊东吴’,是不是说窗向西,门朝东,至于‘两个黄郦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么,我就说不出它的意思了。我们可以再考虑。
"这是不是说洞外有黄梁木和柳树,还有一行白色的什么东西?”志勇忧豫地说。
“我们不妨根据这些臆断再到各处看看。"杰民说。
第二天早晨,老齐和盘虎在亮石峡侦察,杰民和志勇到黑熊峡。
志勇说:“我总认为张蓬等人住在观音庙附近,所以侦察黑熊峡,也不要距观音庙太远。”
于是他们便到观音庙后的山梁上。这里距观音庙约一里余路,在一块没有松树的陡壁上,挂着几排绿毯似的葛藤蔓,它们排列整齐,每排约丈余宽,从岩顶一直垂挂到岩脚。葛藤有胳膊粗,条条相挨连,象是人工栽种一般。志勇要抓住这蔓条下去看看。杰民阻止到:“如果有人把葛藤蔓条割断,人不是就摔到下悬岩了?“志勇便叫来盘虎、老齐。
盘虎仔细察看了葛条,便说:“这中间那排可疑,有些藤叶捋坏,象是有人最近攀援过。"老齐说:“那就先去看这一排葛条。不过,这是十分危险的,你得时刻准备着葛条被割断向岩下飞跃。中途如有人进攻,你不要还击,应迅速离开。千万记着。“盘虎又仔细地察看了一翻。
从岩顶到岩脚约有二十余丈,距地面四五丈处才有树木。他攀葛条下行约有十余丈的行程,这对盘虎来说,没有什么困难。害怕的是中途受到攻击或断了葛条,他得迅速像飞鸟般地飞下去,飞得不及时,就会粉身碎骨。但是他对这个飞行任务并不害怕,他只是想更加谨慎,胜利地完成侦察任务。
他将手枪、匕首插在腰间,戴上手套,双手各握住一条葛条,迅速向下移动着。他紧
盯住葛条后面的崖壁。下至四五丈处,岩壁上显露出一个长方形的石洞来,洞内似乎
有个人影。他便迅速向下滑行,下到十余米处,右手的葛条猛然断了。他便遵照老齐
的话,张开双臂,转身飘下岩去,象燕子似的一闪而降。快落地时,他迅速翻了个斤
斗,站在一块大石上。他迅速拾取那断了的葛条,匍匐前进,向观音庙方向去了。老
齐三人见盘虎飞下岩去,都吓得出了一身汗,不禁都哎呀叫了一声;及至盘虎稳稳地
站立在石块上,他们又都高兴地跳了起来。老齐禁不住伸出大拇指,向岩下摇晃着。
约过半小时,盘虎来了。老齐拍着他的肩膀说:“好样的,不简单,不简单!”盘虎那清瘦的面庞上带着几分腼腆地说:“果然有洞,洞里的确有人。你看这葛条是刀割的。”老齐问洞有多大?那人是怎样的相貌?盘虎说:“洞长方形,高约五六尺,宽约三四尺,象门一样。那人是男的,长脸,大眼睛,高个子,不像是张蓬的样子。"“这是否是那个打志龙嘴巴的壮汉?老齐心里这样想着,嘴里却没说什么,他又在“兄弟”这两个字上划了一条“大黑杠"。
他们又在这山梁附近转蹓了一翻。野菊花遍地开放,金灿灿一片。菊花丛中时时会见到一簇簇的野棉花,好似飞起的白鹭,“啊!这就是‘一行白鹭上青天’呀!"老齐突然晓悟地喊起,大家也都同时领悟了。
“对了,这是西边的窗户,现在到亮石峡那边去找‘门’了。”杰民笑到。于是他们便向东翻过山梁,到达亮石峡的观音庙附近。
这亮石峡两边的岩壁上,除过那一排排的“蜂箱"之外,只是稀稀疏蔬的一些松柏树。这里较多的是菌类植物,有灰色的,黑色的,白色的,还有浅黄色的,金黄色
的,,紫色的,蓝色的,各色忿陈,百奇斗艳。特别是那菌盖和菌柄都是赤褐色的,闪
闪有光泽的,尤为稀贵,那就是古代称为仙草的灵芝。它的盖是肾形的,有漆状光泽
和云状环纹。这次有几个队员已採撷到几株,经中草药专家齐荣昌签定,确是灵芝。
现在,他们顾不得找灵芝了,只注意黄梁木和柳树。黄梁木倒有一些,柳树这极常见的树木,在这里却反而极少。经过三个多小时的细心察寻,终于找到了一株柳树。然而这里却没有黄梁木,也没有其它可疑之物。他们便想到原来是对老汉诗句的误解。便向观音庙走来。
他们来到观音庙正殿休息。墙壁上的图画虽然已被烟熏泥污,痕迹模糊,但约略还可以辨认。不知是什么人物,身后柳条垂丝,树上一对什么鸟儿似乎在鸣唱,“这不是‘两个黄鹂鸣翠柳‘吗?”志勇心里这样想着,他立刻告诉众人,大家都认为这壁画正应了那句诗。于是便重新检查这查看了多少次的观音庙。
在神像身后发现了一个拇指粗的铁棒,板动铁棒,一块铁板移动,便出现了调穴。
杰民和盘虎在洞口守护,老齐和志勇进入洞穴。初入时,仅容二人,是人工挖成的土洞。这石阶一直向上,可容数人并行。约行二三里,至一个大厅,约有百余平米。厅内有两排石凳,可坐数十人。据说太平国时,这里依天然溶洞修筑了石洞群,上下相通,前后左右相连,成为清兵难破的天堑。在太平军失败后,它的一支余部,靠这天然洞穴延续了四五年。大概就是这里的石洞了。
大厅之后,有两条通道,一向上,一向下。他俩向上走去。这里依然是连续向上的台阶。约行十余丈便见到光亮,这就是两边的天窗,有垂簾,可能有人居住。他俩便不敢贸然前行,便又迅速返回那个大厅。沿着向下的通道前行探查。行不远转一个弯,便听到轰隆隆的响声。约走十余分钟,又转一个弯,轰隆声更大,可以听清是柴油机的声音。他们惟恐有人发现,便转身准备返回。正在行走间,后边有人喊到:“老齐,怎么不细细看一看?急什么?看清了再走嘛!“是一个老汉的声音。
“你是什么人?“老齐和志勇都掏出枪来。
"自己人,不必害怕。如果想伤害你们,还能让你们逍遥自在地游耍吗?你们也不会找到这条路。请你和我们的头头谈谈吧。至于志勇老侄嘛,暂时在这里等等。你们相信吧?决没有坏意。如不相信,那就请回,决不勉强。“老汉笑道。
“这样吧,我和志勇一块去。”老齐说。
“看来你还是不相信约,那就请回吧!“老汉有点不乐意的样子。
老齐思考了一会儿,便一挥手说到:“走!志勇你等一会,我一去便回,请放心!“于是志勇便在那柴油机附近等待。老汉引着老齐转至向上的通道。一直向上,穿过那一排排整齐的石室,又来到一个大厅。厅内灯光明亮,一个中年妇女在那里接见了他。接见他的还有齐荣昌的老同学__李延军。他现在是A县工业局副局长。那位中年妇女通过李延军向老齐交了底,他们相互得到了进一步的了解。
老齐很快出了大厅,和志勇一起回到亮石峡。
“今天的一切要完全保密!”老齐叮嘱志勇,然后他把会见的详细情况告诉了志勇。
志勇说:“你放心吧,我决不会泄露机密!”老齐还说,黑蛋已去A县参加培训,他家里已知道了。他们把黑蛋的衣服扔在观音庙,只不过是想让我们误认为黑蛋已被野人吃掉,不再追查。
那我们的任务已经完成,可以回去了。”志勇高兴地说。
当然可以回去,但还必须如此,如此。”老齐诡密地向志勇谈叙他的收兵计划。接着又将这一切告诉给杰民和盘虎,要他们绝对保密。
杰民,盘虎的想法和老齐完全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