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偏差 阅读抄303
2019-12-18 本文已影响0人
他不在这里
假如我们是完全理性的,我们对事物的判断将会绝对基于逻辑和客观证据。然而,信念的形成过程总会掺杂一些难以察觉的人类固有的心理因素。心理学家把这些时常难以预见的心理因素称作认知偏差。认知偏差扭曲着我们对现实的理解,干扰我们清晰、精确、客观思考的能力。
举个例子,在判断某人提出的一个观点时,我们的思维更倾向于“我是否赞同这个观点”而非“此观点是否合乎逻辑”。比如以下这段推断,它是否遵循严谨的逻辑呢?
所有的狗都是动物,
德国牧羊犬是动物,
因此,德国牧羊犬是狗。
很显然,这段话的逻辑是错误的。依照这段话的思路,你也可以得出“猫是狗”这样的谬论。毕竟所有的狗都是动物,而猫也是动物。然而,你真的一眼就看出以上那段话是错误的吗?如果你花了一段时间才发现其中的逻辑谬误,这是因为这段话的结论在主观上是正确的,而你更习惯于通过经验和主观标准做判断。
通过结论的可信度来判断一个推论的正确与否被称作信念偏差(belief bias)。就像其他的认知偏差一样,信念偏差也在无形中干扰着我们。从刚才的例子就能看出信念偏差是如何降低我们理性思考的能力。更糟的是,当我们遇到一段更加复杂且充斥着各种修辞手法的推断时,这种偏差对我们的干扰会大大增加。如果一篇赞成限制枪支或对非法移民做出评论的文章和我们的想法相当吻合,那么他的论证会看起来比它实际上更有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