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边的曼彻斯特,海边的拒绝
拒绝,成了这部电影的唯一主题。在我看来,电影讲述的不是一个悲伤的故事,而是贯彻始终的无助和悲伤的情绪。
刚听到海边的曼彻斯特这个名字时,给人感觉这应该是一个浪漫的电影,讲述一个浪漫的故事,或许是悲而不伤,或许是哀而不悲,再看她的英文名:manchester by the sea,更加喜欢这个英文名字。随即看了些短评,有人说,大陆的中文译名没有很好地表达出电影所要表达的意愿,我却不这么认为,有些影片就真的有必要必须从电影讲述的内容中提炼出来吗?在导演眼中,在译者看来,你不该为了一个名字就不去看这部电影。
看过简单的剧情简介后,我把这部片子看作是一个讲兄弟之间和下一辈之间的家庭伦理和生活的电影,也确实也讲到了兄弟之情。我不想着急看,不想过早地体会到里面的情义,而是想要找一个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合适的人一起看,也许是要缅怀一下童年的兄弟之情,找到电影共鸣引发的悲观却又现实的思绪,总之,就是迟迟未下定决心。
在我印象里,对兄弟之情表述印象最深的,是在百家讲坛上在讲孝道的某集所说,人世间的亲情,能够陪伴最长久的就是兄弟了,父母将你生育养大,而他们只能照顾你的前半生;结婚生子之后,妻子和孩子也只能陪你度过后半生;唯有兄弟之间,从小到大,一起玩泥,一起打架,一起过河,一起上下学,一起回家,兄弟间才最有可能陪伴一辈子,到生命的最后,不是你埋葬他,就是他为你念悼词。
前天媳妇从网上下载好回家一起看,尽管我还没有做好准备,但是这不也是生活的而一部分吗?遇到了就去解决。
影片开始,像是在讲一个看似无聊老套的故事,随着剧情的推进,发现这原来是讲生活的,并且,这仅仅是一个生活的片段,而且还不是生活中悲伤的全部。前面的故事发展按部就班地进行着,直到兰迪街头偶遇李,我才感受到震撼。从兰迪对李的近乎疯狂情绪崩溃的道歉和请求原谅中,以及李拒绝午餐邀请的坚决性和语无伦次的表达中可以看出,兰迪此刻的“爆发”,勾起了他五味杂陈的回忆,对自己的自责和愧疚,3个孩子照片下的哭泣和吵闹,失去哥哥的痛苦,侄子和桑迪母亲的不理解和攻击性,兰迪责骂他时可以想象得到的恶毒无情的言语,那一刻,他好像除了拒绝,什么都不能做也不想做不会做。
拒绝,贯彻着他的下半生。接受自己的拒绝,接受别人的拒绝,可能唯有不拒绝的,就是上帝对他的召唤,哥哥对他的召唤。
本以为影片中侄子会承担着温情融化力量的表象、剧情转折的支点,但,侄子就是扮演了在他那个年龄的该有的角色表现。他只想着怎么能和桑迪快点上床,怎么能够安全地周旋在两个女朋友之间而不被发现,还有他固执地要保住父亲留下的轮船,而在李的脑海里,相伴着哥哥的回忆,总有与侄子相处的美好欢乐时光。然而,李在所有的事情发生后,在他看侄子的眼神里,也满眼是绝望和无奈,他很想告诉他的侄子:若干年后,你又会变成什么样的行尸走肉呢?这里没有他对侄子的怜悯和焦虑,只有他的无助。
影片的结尾并不是兄弟一直抚养侄子长大的温情结局。电影中的李,一直在坚定的要离开曼彻斯特,自始至终,他也不想作为侄子的监护人,李是真的不能忘掉自己的伤痛和 “罪恶”,他也承受不起侄子带给他的亲情,以及后续一定会失去他离开他所带来的伤害,他只是想像一个人走完荒芜的下半生,他不配也不想体验到那样的陪伴之情。
结合着电影,最近正在看《生命安宁-斯多葛哲学的生活艺术》。斯多葛主义者是永生追求内心安宁的,但也不会放弃物质的安宁。幸福是一种安宁,绝望也是一种安宁。追求安宁的道路或长或短,脚步也是亦缓亦疾,然后,内心的真正安宁,又是谁能理解谁呢?
为何对将兄弟之情的故事如此感慨,因为我就有一个哥哥,我最好的四个朋友家中也都是两个儿子,他们尽管有的是哥哥有的是弟弟,但我们之间的感情却也是兄弟般的,内敛含蓄,没事的时候基本不联络,有事情的时候打个电话知道下近况,过年回家也从喝酒变成了喝茶,从聊妹子也变成了聊家庭、生活和工作。往后的事情不必多想,只待岁月和时间走着,看能发生什么样的事情,我们一起面对就是。
海边的曼彻斯特,海边的卡夫卡,海边的月光和砂砾,海边的脚印和腥风,他们一直都在那儿,等待着故事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