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香瓜田

(7)史上最狠的骂人诗词

2023-06-26  本文已影响0人  不断长牙齿的大猫

讥讽——“骂人前,落人后”者:

戏为六绝句·其二

唐·杜甫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译文:

王、杨、卢、骆四位诗人的文体是当时的风尚,某些轻薄的人写文章讥笑他们,喋喋不休。

你们这些讥笑别人的人早晚会身名俱废混于泥土;而四位诗人的诗,却像长江大河万古长流一样,流传久远,绝不因为你们的诽谤而受到什么影响。

简介:

王杨卢骆——指的便是:“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王勃等四子之文,皆精切有本原。其用——骈俪作记、序、碑、碣,盖一时体格如此。

四杰,喜欢用骈俪(对偶)这种形式,创作诗文。

例如:王勃的《滕王阁序》,就是一篇千古流传的骈文: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杨炯的——《唐右将军魏哲神道碑》也是如此:

经天纬地之帝,求制礼作乐之才;拨乱反正之君,资拔山超海之力。

继韶夏而崇諡号,非无阵战之风;披皇图而稽文武,或用干戈之道。

卢照邻的《秋霖赋》

风横天而瑟瑟,云覆海而沉沉。

居人对之忧不解,行客见之思已深。

若乃--千井埋烟,百廛涵潦。青苔被壁,绿萍生道。

骆宾王《讨武曌檄文》更是名闻天下:

入门见嫉,蛾眉不肯让人;掩袖工谗,狐媚偏能惑主。

人神之所同嫉,天地之所不容。

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

在诗歌的创作上,同样受到齐梁时期的影响,句中讲究四声交替;上下联,讲究对仗的诗歌,越来越多。

例如骆宾王这首《从军行》就是一首五言律诗,只是第七句失黏:

平生一顾重,意气溢三军。野日分戈影,天星合剑文。

弓弦抱汉月,马足践胡尘。不求生入塞,唯当死报君。

杨炯也有《骢马》等五律传世:

骢马铁连钱,长安侠少年。帝畿平若水,官路直如弦。

夜玉妆车轴,秋金铸马鞭。风霜但自保,穷达任皇天。

卢照邻的《雨雪曲》也是一首失黏的五律:

虏骑三秋入,关云万里平。雪似胡沙暗,冰如汉月明。

高阙银为阙,长城玉作城。节旄零落尽,天子不知名。

王勃的《铜雀妓》就是一首标准的五律:

金凤邻铜雀,漳河望邺城。君王无处所,台榭若平生。

舞席纷何就,歌梁俨未倾。西陵松槚冷,谁见绮罗情。

可以看出来:文章中的对偶、律诗中的对仗,滥觞于齐梁,在初唐时,就比较成熟了。以至于在武则天时期,律诗、律赋的创作,成为科举的必考科目。

他们四人,都生活在唐代初期,对齐梁以来:绮靡浮艳的形式主义文风,深感不满,希图加以扭转。

因此,在蒙受齐梁余风影响的同时,他们力求突破宫廷和应制的藩篱,努力开拓诗歌的表现题材。

如:土子的宦游,将士的戍边,上层社会生活的奢侈,妓女弃妇的痛苦,都在他们的作品中,得到反映。流露出——积极进取的精神和抑郁不平的愤慨。

艺术方面,已显示出:声律和风骨兼备的唐诗的气质,使五言律诗趋于成熟。

四人的风格,又各不相同——明陆时雍说:“王勃高华,杨炯雄厚,照邻清藻,宾王坦易。”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为了给——王杨卢骆出头,而对那些讥讽他们的人说的:等到你们这些家伙都死了,名字也被人遗忘,也无法阻止他们的声名像江河一样万古流淌。

时间,是检验历史的标准。只有时间,才能证明:谁可以名垂青史,谁会是遗臭万年!

这首绝句,是为反讽:不能正确对待初唐“四杰”的历史作用而写。

“杨王卢骆当时体”—— 作者说的是:杨王卢骆为当时文体,它们胜于六朝的浮艳空谈风气,但尚未形成盛唐的现实作风系统文体。

他们承前启后,只是过渡人物。由于时代的局限,他们只能做到如此地步。

“轻薄为文哂未休”——可当时的人,就抓住他们的尚未成熟和不足之处,大做 文章,讥笑不休,说什么:“浮躁浅薄”、“鬼点簿”、“算博士”等等。

大浪淘沙—— “尔曹身与名俱灭”——历史证明:那些无端哂笑者,自己才是浅薄者,是匆匆的历史过客, 统统身死名灭。

“不废江河万古流”——而初唐四杰,却得到了历史的肯定,他们的声名, 就像江河之水,万古长流。

历史会惊人地重复——作者死后若干年,也有人嗤点李白与杜甫,对他们的作品妄加评论,得到的也是同样的结果,而终究——“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那些哂笑者,却是“蚍蜉撼大树”,身与名俱灭。

王杨卢骆的诗歌,在当时是一种新兴文体,却有人喋喋不休地哂笑他们,是:为文轻薄的人。

你们这帮人,生前虽哗众取宠,但死后,却身名俱败,默默无闻,对四杰却毫无损伤。而他们的诗文,仍如长江大河,万古流传。

这,就是诗人,对奚落贤才的小人发出的愤怒斥责。

后人,常用以说明:诋毁,掩盖不了真理。顺应历史潮流的事业,有着旺盛的生命力。

(读书笔记)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