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鼓舞青春的文章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

高考惘事

2016-06-07  本文已影响66人  闪闪的乌托邦

      这个周末,早晨一睁眼,在床上刷手机新闻就看到安徽毛坦厂中学万人大送考的视频,广播里一个女声带着激动的哭腔字正腔圆地朗诵着:“同学们,时代在召唤,高考的战鼓已经擂响,我们毛中学子志存高远,壮怀激烈!让我们携手同行,向成功进发……”8:08吉时一到,广播切换成雄壮的进行曲,30多辆大巴缓缓启动从校园开出,汹涌的人潮里无数手臂和小红旗子在摇动……

      毛坦厂中学,这个庞大、精密、又畸形的高考工厂,已经成了媒体的宠儿。高考时间一到,想不出选题的教育口记者往毛坦厂跑一跑,总不会空手而归。

图片来源见水印

      恰逢芒种。芒种,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意指大麦、小麦等有芒作物种子已经成熟,抢收急迫,而晚谷、黍、稷等夏播作物也正当播种的季节。此时去赶赴一场神圣重大的考试,也意味着十二年苦读的自我收割,与未来漫漫人生之路的播种么?如此索隐一番,这个微晴轻凉的初夏早晨忽然就有些面目不同,令人不忍对毛坦厂这个怪异的巨人轻易出口讥刺嘻哂之词。

       到了昨天今天,周遭已充斥关于高考的各种消息,连打着“XXX考生你的准考证掉了”的钓鱼诈骗链接也都出动了。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所谓新闻,无非都是“旧识”:马路禁止鸣笛,工地一律停工,警察蜀黍全力保障,爱心“的哥”义务送考……到了正日,循例还会涌现“路遇堵车考生差点迟到交警一路护航”之类的正能量故事,保不定还有“家长组成人墙考场外拦车禁止通行”之类的奇葩景观……之后便是热议各地作文题,抢报大小“状元”,分析各类热门专业……一切都是熟悉的配方。整整三个月,关于高考的话题将持续保持高亢而稳定的调子,全社会沉浸在一种“上大学=实现梦想”“普通家庭的孩子通过自身努力改变人生”“苦读12年的学子迎来人生转折点”的集体憧憬中。

      我的高考已经过去很多年,已在记忆中变得黯淡而模糊。身边有同龄朋友仍能详细列出当年自己高考各科分数,哪一门考坏了哪一门超常发挥。而我除了记得总分之外已经一概不知。我所记得的只剩这一个片段:那一年,我所在的小城第一回在高考考场统一安装了空调。连续热了好多天,到了高考那一日忽然下了大雨,气温突降,天气十分凉快。但是,为了让如此重大的惠民举措发挥实效,壮志踌躇的空调们还是十分敬业地开动了。一进考场,一股冷气扑面而来,浑身汗毛一紧,一个哆嗦,我就知道坏了。果然,开考10分钟我就举手出去拉肚子,到写作文之前又举手……弄得监考老师十分紧张,跟着我进了女厕所,忍着臭味守在小门外……

      如果当年没有这场小小的事故会怎样?我会因此多考几分,改变如今碌碌无为的人生?

      就在上个月,我的高中同学们组织了毕业N年聚会,请来了当年的班主任和数位任课老师。一阵推杯换盏之后,外号“泰坦尼克”的壮汉班主任照例是高高兴兴地喝醉了,几个大男生都拽不住,从椅子上一直滑到地下。他一把拽住我,把我按在身边坐下,醉眼惺忪地反复重复:“你记不记得,啊?记不记得我说过的话?你要是有S一半的刻苦,你是要上北大的!我怎么批评你的,啊?你记得吗?”

      我居然记得。那个春日迟迟的午后,自习课,他把我叫到走廊上,问我准备考哪个大学。我一时答不上来,他便严厉批评我“只用小聪明应付,从未付出真努力”,“勉强称得上认真,离刻苦还很远”,让我好好思考思考。我思考了吗——也许罢。总之,我自然没有上得了北大,糊里糊涂进了另一个PKU。恐怕只有仍把高考看做风云际遇的高中老师,才会仍旧耿耿于当年这件小事吧。

      前段日子大学母校114周年校庆,朋友圈一片激动的怀旧与热情的庆贺。有个同学幽幽地说:“我不热爱我的母校,我不怀念它。”我很明白这种感觉。那个荒凉、封闭又明显落后于时代的校园,既给了我们巨大的滋养,也造成了巨大的遗憾。许多人并没有仔细想过,你们真正怀念和热爱的,究竟是那个学校本身,还是那段没心没肺的二逼岁月。如果重来一次,我会毫不犹豫地说:我一定不选这个学校,我一定要报XX大学或者XX大学。但是吊诡的是,“重来一次”的含义是挟裹着你现在所有的见识、经验和价值观回去,还是简单地把你按回填志愿的那一刻,命运之神在你耳边低喊:“慎重啊,慎重”?恐怕,一切都不会有什么改变。那段“我们终已逝去的青春”放在哪个校园都是一样的,一样的美好,一样的傻逼,一样的遗憾,一样的残酷。

      比如我的朋友A,高考时超常发挥,比平时多考了几十分,却进了一个差强人意的学校(我们那时候还是考前填志愿啊啊啊不好暴露年龄了囧)。我曾经问他,如果当年已经开始考后填志愿,他能上一所更好的大学,人生会不会因此不同。他认真地想了想,说,应该不会。还是会回到家乡,一个富庶发达的沿海小城,进一个事业单位,拿着不高不低的薪水,与父母妻儿同住在一起,过着忙碌而安逸的平凡生活。

      你看,普通人的人生轨迹太过平淡,高考这么重大的一锤子下去,也没见掀起多大浪花。段子手站出来了:毕竟,高考并不是生活的全部,改变你们命运的不仅有一纸文凭,还有你的爹妈、别人的爹妈、颜值、关系、酒量……最重要的,还要看你们村是不是要拆。

      但总有人是依托高考真正改变命运的吧?

      比如高中老师口中的S同学。当年我市对口支援延安市,教育扶贫项目选拔延安优秀中考生到本市重点中学免费借读三年。当年他们一批十几人,都是延安各区县的头几名。S进了我们班,发奋苦读,从高一入学摸底考的最后几名,慢慢慢慢挤进前几名,回到延安高考一鸣惊人踏进北大。听说后来考了北京郊县的公务员,最新的消息是调入中组部任职——高考改变命运的故事如此顺理成章,符合一切逻辑,读来几乎平淡无奇。而正是这平淡无奇顺理成章,才是大众心目中公平与梦想的模样——努力的孩子获得他应得的一切,寒门也能出贵子。

      我们当然无力责怪这样的憧憬。即使上个月刚刚爆发了江苏、湖南家长轰轰烈烈的集体散步,即使我们的朋友圈、微信群被控诉制度不公的帖子刷屏,即使看到一起又一起高考舞弊案,爆出了一个又一个被顶替上大学的无辜者,人们说尽了制度不公、官员腐败,黑幕重重,到头来,还是转身投入高考的洪流里摇旗呐喊,同哭同笑。

      这是多么简单、线性又单纯的人生啊。没有意外,没有黑幕,没有转折,没有但是。可惜,人生总有这个煞风景的“但是”——S同学改变命运固然得益于她的勤奋刻苦,但是假如没有这个“教育扶贫”计划呢?她在当地考上一个普通大学,之后的命运如何?

      推动人生轨迹的关键因素到底什么?高考是不是?爹妈呢?颜值呢?还有酒量,还有你们村到底拆不拆?

      我们总是后知后觉地发现我们在不断犯错、不断与“成功”、“梦想”这些闪亮的字眼擦肩而过。我们曾经如此高估自己,以为手握高考成功的王牌,就拿到了成功之门的入场券。后来,要经过许多许多年,高考彻底成为不关痛痒的别人的话题,才会发现,对于我们大多数普通家庭的普通孩子来说,高考带给我们的,恐怕也就是在这个还是那个格子间当小白领的区别,是写代码还是做excel的区别,是供这个房子还是供那个房子的区别。推着我们懵懵懂懂向前走、向左转、向右转的看不见的翻云覆雨手,以怎样的面目出现?当年挤破头考不进的医学院,如今降分录取还乏人问津;也许你高考失手却被爹妈送去国外,混了个文凭还抱得美人归;也许当年意气风发签约报社以为成为“无冕之王”,今天纸媒纷纷关门歇业;当年你选的专业可能只是老师的心头好,从此就入了坑;也许大四那年某个晚上通宵打游戏错过了一场招聘会,多年以后才发现那是遇到的最重要机会……也许不是我们在选择着生活,是生活在选择着我们。

      矮油,我好像快要打上“专业输出负能量”的标签了。这些关于高考的往事与惘事,可能只是闪闪个人的呻吟与意淫,它依然无法盖过毛坦厂中学学子出征的号角,那才是普通和贫寒家庭能够发出的全部声音,简单嘲笑毛坦厂中学是残忍而轻浮的。命运之绳有百股缠绕,也许,只有高考这一股,曾经握在自己的手中,值得万千少年紧紧抓牢。说不定,扼住命运的咽喉就靠这一股呢?谁知道。这,也许就是关于高考的全部意义。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