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哲学和心理学探索

寻“我”(2)

2023-01-03  本文已影响0人  浭水

我很想告诉我的孩子,一定要远离那些给你负能量的“朋友”,因为他们一次次将你置身于一个情境中,然后满足自己的“同情心”,施展着自己的优越感。对在任何场合贬低你的人,也许绝交是最好的选择。

真诚和倾听,很少有人能够做到,更别说会正确处理泊来的信息了。风是刮来了,是歪风、邪风、还是春风。感知能力似乎很少有人具备。因为大多数人会随风飘摇。

不把自我放在所接触的是事物中去,不把事物与自我对立。无所谓主观,也无所谓客观,无需过度思考。细想一下,似乎人人都活在自己的短见和偏见里。

无我无相,法相宛然,是智慧的领域。“不着相,不住相,即见如来。”但还要防备着“有求心”是妄念。

当我们觉知有痛苦和焦虑存在时,要理解他的存在,带着慈悲。

把我们的心带回到我们的身体,心身一体。感知自我的存在,我们滋养我们自己,我们爱我们自己,这时候,我才是“我”。

恐惧、痛苦都是道场,学会宽容。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人之心恕人。

修“如如不动之心”。我又不是“我”,看着自己“活着”,恍然间,知道了我是谁,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2023-01-03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