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与生活
《心理学与生活》是理查德·格里格和菲利普·津巴多合著的一本心理学经典教科书,首版于20世纪50年代,60年来与时俱进不断修订,目前已经出了第20版。《心理学与生活》是教育部高等学校心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用书,虽然是教科书,干货满满有其严谨的结构,但是语言通俗易懂,图片生动有趣,例子与生活息息相关,更像是一本科普书。
中文版第19版 英文出了第20版(第一作者成了格里格)《心理学和生活》是我读过的心理学书籍中,可读性和专业性结合得最好的之二(另一本是《社会心理学》),而且随着阅读的深入,会有一种难以言表的畅快感,所谓醍醐灌顶应该就是这样的感觉吧。一边阅读,脑中会不断浮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林林总总,你的苦恼你的困惑都可以在这本书中溯源——为什么会紧张?为什么会焦虑?如何学习?(PQ4R—学霸养成利器)偏见如何产生?老年人如何获得幸福?身体如何影响情绪?行为和态度的关系是怎样…
你可以更全面的认识自己,颠覆以往的认知,明白自己在这个社会身处何位。其中的理论几乎可以指导自己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同的人都可以从不同角度汲取养分,而且每次读都有不同收获。
重读《心理学与生活》,给我最深的感悟还是作者提醒我们,要培养批判性思维技能,因为“……我们的社会总是充斥着所谓的真理、被认为是常识的错误迷思,以及为了特殊利益而导致的带有偏见的结论。”
娱乐至死的时代,缺的就是批判性思维在第一章的末尾新增专栏《生活中的批判性思维:为什么数字技能如此重要》中,作者指出“算术能力更强的人表现出对复杂数据的更好理解力,而且做出了更高质量的决策。”
数字技能的重要性对不言而喻,数学不仅锻炼着我们的思维过程,还影响我们对世界的建构。会看懂数字,分析数字,应用数字对我们认识世界辨别信息甚至决策人生都非常重要。
数字爆炸信息却贫乏的时代例如,对于消息“北京因呼吸系统疾病致死率为0.01%,而厦门因呼吸系统疾病致死率为0.03%,因此,北京的空气比厦门好。”对此推论,你可能觉得不可思议,这个数字不真实,这是假消息。可是,在现实中,这种情况是可能的。因为很多有呼吸道疾病的人愿意到空气质量比较好的地方疗养,无形中增大了空气质量好的城市的病人基数,因此致死率高理所当然。
选择性偏差就如大医院和小医院,大医院的治愈率远低于小医院,会说明大医院的医疗水平低吗?恰恰相反,大医院治愈率低说明很多疑难重症的病人选择的是医疗水平更高的大医院。
同样的数据,解读方式不一样,得出的结论不一样。像上面的消息,如果抹去城市,用代号A市和B市来表示北京和厦门,借此不同致死率说明B市空气质量差,你会相信这则消息吗?
又如,此次疫情,在数据的统计上,如果不告诉你日检测数的最大值与确诊数量的直接关联,你会从一夜徒增的数据中做出什么样的判断呢?
再如,在某些地方统计局官网的经济数据上,对于年数据的体现,经济好的年份用增速,不好时候侧重体现增量;而对增长的曲线,用的基数不一样,(如纵轴从0开始和从100开始)体现的斜率视觉变化度也不尽相同。数据都没有错,可是如何制表,如何解读,如何传递你想要“误导”的信息,就看发布者背后的目的了。
将纵坐标的基数换成0-50-100,这个折线图的斜率就没有那么明显数字技能对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可想而知,可曾几何时,数学无用论甚嚣尘上,说数学只要学到初二,会加减乘除就足以应付一生,还列举了某某名人(毛泽东、马云)不学数学就可以如何如何,这其实就是一种有意的选择性偏差。
数学无用论很多人说我天生对数字不敏感,数学一定学不好。其实相较于生活,数字显得纯粹多了,有规律可循而且通常只有唯一答案。而且,我们要做的是需要对前人的思维结晶进行理解,或者直接当黑盒运用即可,无须做前沿探索和突破。
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数学技能,至少,提高一点数字敏感度,对所谓的“结论”多一个心眼,最好的防坑防骗,就是多读多问多思考。
多问一下为什么,总没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