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不是智能?那它到底在哪里
听了得到专栏万维钢老师10月11号的精英日课,对《意识3.0》的解读,说意识的定义不是智能,而是主观的情感体验。
人工智能都能下围棋了,图像识别、语音识别、无人驾驶、医疗诊断……没有意识的人工智能,已经把意识的地盘挤压得所胜无几了。
“人的大部分思维、动作和行为都是无意识的,有意识的只占极少数。比如说,你一边走路,一边吃东西,一边还和身边的一个朋友说话。你走路的动作、对前方路况的判断、吃东西具体咬在哪里、如何吞咽……这些行为统统都是自动化、无意识的,就好像一辆自动驾驶汽车一样。”
“那我们跟机器的区别到底在哪呢?显然我们有感情。我们如果需要补充能量了,不但知道去找东西吃,而且会产生“饿”的感情。我们如果遇到危险,不但知道赶紧避让,而且还会产生“害怕”的感情。”
1. 意识=情感体验?
如果说意识是主观的情感体验,那只要看情感是从大脑的哪些器官中产生的,就可以知道意识来自哪里。
有理论说部分爬行类、鸟类和所有哺乳动物都有感情,是否考察大脑的进化过程,看看这些动物相比之前的物种进化出了什么器官,可以帮助确定意识的所在呢?
我们知道,爬行动物还没有进化出大脑皮层。如果说它们有情感的话,能否说,“意识”可能出现在生命进化出大脑皮层以前,“意识”可能就不在大脑皮层中呢?
如果某些爬行动物具有“战或逃”本能策略所必备的愤怒/恐惧等基本情感,这样就可以认为它们也是有“意识”的吗?
它们肯定是懂得保存自己的,那它们有没有自我同一性呢?他们逃跑只是单纯因为感受到恐惧,还是预见到自己这个个体的死亡呢?
机器智能没有意识,那就能说明情感和意识,可以直接划等号了吗?
2. 大脑皮层产生智能
杰夫·霍金斯在《智能时代》中说,人类的大脑能够识别输入的时空序列模式,比如一首歌的旋律,或者一幅图像;它能从简单到复杂地提取模式并形成层级结构,比如字母形状->字母->单词->句子->段落;它是一个自联想记忆系统,可以通过模糊识别快速想起老朋友的面容…
这一切似乎都指向人工智能而非意识,比如在神经网络方向,我们已经有了提取时间模式的循环神经网络和提取空间模式的卷积神经网络。
大脑皮层的6层细胞结构如此简单且各处都相同,也许它涌现的只是更高级的智能-后天学习能力,而非进化早期就出现的情感体验-意识的要素之一。
进化出大脑皮层的哺乳动物,尤其是猴子和猩猩,都有一定的模仿和学习能力。而且相比于爬行动物简单的“战或逃”策略,以及所必备的愤怒/恐惧等基本情感,它们的情感表达似乎也更加丰富了。
你能看到它们对同伴的死亡,有着真切的哀伤。共情能力,对其他个体的情感信息的识别和感受,显然也直接受益于大脑皮层的新功能。
无疑,大脑皮层的出现,也极大地丰富和增强了情感功能,以至于让人类突破繁殖本能,转而更加关注情感需求的满足。
3. 灵修:觉察的主体是意识吗?
灵修领域的肯·威尔伯曾在日记《一味》中提过,修行达到自性次元和不二境界之后,觉知也可以贯彻整个睡眠始终。
达到不二境界的人,从深睡中醒来时,还能如如不动地看着头脑中,从无形无相的纯然空寂,到各种幻象情境的自然生起。
那个觉察到纯然空寂的主体,应该就是“我”的“意识”吧。
不知道用功能性核磁共振测量一下,如果他们深度睡眠时思维都休息了,但“意识”还在觉察和工作,会是哪些地方在忙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