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手记4

2023-04-27  本文已影响0人  落灯花呀

警惕虚假自我实现

前几天在知乎上看到一个回答,讲的是有关网文作者对于读者评论的问题。

答主从马斯洛需求理论的五大层次出发,阐释了为什么现在的网文作者谢绝一切评论。

马斯洛需求理论有五个层面: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从低到高,依次循序渐进。

在过去,互联网还没那么发达的时代,作者写小说是为了赚钱,也就是为了满足生理需求,物质富裕了,那么安全需求也就得到了满足,在这个过程和其他作者读者的探讨互动,是社交需求,这也就是绝大部分作者能达到的程度了。

再厉害一点的,作品出版了,改编了,并以此加入作协了,是自我实现需求。但这毕竟是极少数人,所以不多做讨论。

但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出现了很多读者以及一些作者开始对他人作品的点评,弄出各种各样的排行榜,用各种看似深奥的理论话术去批判其他一些作者的作品,尤其是那些颇有名气的作者。

但实际上,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可能连一本完整的小说都没有写过,却有着指点江山的豪迈气概。

答主认为,因为在点评他人的时候,他们只能将自我抬到与那作者平等的程度;但如果是批判的话,那么他们就能将自我凌驾于作者之上,产生一种“这个作者再厉害,也还是有不足的地方,他还是不如我”的感觉,从而达到一种短暂的自我实现。

但是答主认为,这种自我实现是虚假的。

因为它跳过了前面的四个阶段,就好比你建造一座房子,你连地基、墙面、横梁都没造好,就想着建最高层的天台了,这是不可能的。

但是我们又很容易沉迷于这种虚假的自我实现。

为什么?

因为它简单来得快,且容易实现。

我们很多人其实是没有耐心去一点一点地搭建房子的,因为这注定是一个漫长而枯燥的过程,就像写作一样。

你看着有些人一书封神,轻而易举地就取得了不菲的成绩,你很羡慕。

但是你不知道,他们在写这本书之前做了多少准备,积累了多少年才取得了如今的成就。

就像文笔这个东西,有些人觉得自己文笔不行,就去学技巧,报各种速成班,但往往这些技巧才是假的。

真正的技巧是没有技巧的技巧。

所以能够迅速获得快感的虚假自我实现,比起几十年如一日的积累然后最终才能达成的真正自我实现,来得更吸引人,毕竟人的本性是懒惰的。

回想过去,曾几何时,我又未尝没有沉浸于这些虚假的自我实现中。

书没读基本,字没写几个,就误以为自己能指点江山,挥斥方遒,对各种文章作品大谈特谈。

如今看来,着实愚蠢。

人最大的愚蠢是,你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所以在今天写下这篇文,警惕虚假的自我实现。

共勉。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