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的娱故事综艺咖

赵雷,你确实火了;但华语音乐,我依然对你失望

2017-02-07  本文已影响1729人  造梦者独慕溪
赵雷,中国内地民谣歌手、音乐人

赵雷,带着他的《成都》走上了《歌手》的舞台,然后莫名的火了,曾经是小众的民谣圈子的吃瓜群众们激动了,纷纷转载《赵雷,你终于火了》诸如此类的文章。

与迪玛希等高音劲敌同台演绎,一首原创民谣《成都》能够取得亚军成绩,着实不像钟情于高音的《歌手》的观众选择,作为民谣歌曲的忠实听众,我也激动,更多人接受了这一小众的歌曲类型,怎能不激动?可与此同时,又觉得悲哀,悲哀的是《成都》于我们这些听着民谣过日子的小众人群来说,已经不算什么新歌,甚至可以说早有些有些听腻了。

从《我是歌手》到《中国好歌曲》再到《蒙面歌王》以及一些不太出名的歌曲类综艺节目,歌手们演绎的歌曲不是有年代感,就是时不时的冒出一个侵权被告的新闻,他们消耗着华语乐坛辉煌创作时的余热,让大众的“审美”一再疲劳,涸泽而渔,如此下去,只剩“绝望”二字。


我是歌手

中国原创音乐,你能不能不让我如此失望?这不是无病呻吟,失望理由有四

1.    去KTV几乎只唱老歌

无论70、80、90,甚至是00后,最没代沟的事情也许就是去KTV唱歌了。《小苹果》、《夜空中最亮的星》、《广岛之恋》、《小酒窝》、《隐形的翅膀》,KTV必点热歌几乎都那几首。

为啥不唱新歌?

网友A:很多KTV也不更新歌曲库啊,好不容易学首新歌,结果没搜出来;

网友B:很少听音乐,平时就开车的时候会听听电台,不过大多数点播的歌曲也都听过,所以熟悉的还是那几首。

2.    音乐节目过度消耗老歌

这点也许就是对出现第一点结果的原因的解答。

现代人生活节奏过快,消息传播速度也实在太快,逛音像店休闲或者是听着随身听度过下午时光的美好画面几乎已经不存在你我的生活之中,音乐不再是休闲品,而也许已经成了附属品。

开车的时候听听音乐,做家务的时候听听音乐,还有一些公司要求不太严格的,也许工作的时候也会听听音乐,多数人的情况都处于一个三心二意的状态,而音乐节目,也许是人们与音乐直接接触的最常见的途径。

但,无论是综艺类的音乐节目还是点歌类的音乐节目,甚至还有一些专门的翻唱类音乐节目,无一不在消耗着老歌的余热,大家谈情怀,谈过去,谈共鸣,效果达到了,初衷却忘了。

3.    原创榜榜单歌曲火到大街小巷的少之又少

并非没有,只是少,同时还有以下几个特点:

①   火的歌持续占榜,没火的歌很快被淹没的两极分化现象;

②   上榜新歌中,影视剧歌曲占据榜单一大半,很容易随着影视剧的关注热度变化而迅速变化;

③   粉丝经济影响,不免会出现一些“粉丝音乐”上榜,但音乐本身并不适合传唱。

4.    歌手走音现象频发,音乐人多成了“斜杠青年”

去年关于歌手走音的新闻着实不少,印象最深刻的有两条:孙燕姿金马走音,王菲演唱会走音。

话题热度正当时的时候,很多人为此唇枪舌战,不知大战了几百回,各持己见,各方有各方道理,在此不过多的赘述。只不过很认同龚琳娜说的一句话:唱歌好不好于过去的成绩无关,与今天的感冒无关,与是不是坚持不懈的专注和努力有关。

走音其实不可怕,可怕的是那群曾经因为喜欢歌唱而唱歌的人,如今似乎多了很多杂念,总觉得缺少点什么。

此外,还想谈谈音乐人方面。

先说高晓松,也算是民谣鼻祖级的人物了,他创作的歌曲《同桌的你》、《恋恋风尘》等都红极一时,可如今回看,能拿出手的歌却还是那几首。不得不承认他其余领域的尝试,包括脱口秀栏目《晓说》,或是主持的辩论综艺节目《奇葩说》都是成功的,而且现在也很提倡“斜杠”概念,但单从音乐人身份来看,他的确不算合格了。

高晓松

另一位想要谈的音乐人也是耳熟能详的人物,汪峰。他当年创作的《北京北京》、《怒放的生命》、《春天里》等歌曲实在激励了太多人,可后来关于他的新闻就成了“导师汪峰”,“汪峰和章子怡”,“汪峰FIIL DIVA耳机”这个样子了。

汪峰

他们只不过是音乐人的转型代表而已,他们确实转型成功了,可新的优秀的音乐人大军还没有转入,难免会出现如今的尴尬局面。

很想借用音乐人耳帝的评论:“华语乐坛已陷入原创绝境,2016年华语乐坛红起来的歌屈指可数,创历史新低,而综艺与选秀依然在不断地消费着老歌遗产,所以自称不会唱歌的赵雷,能用一首原创作品在一个竞技比赛中,在五季以来整体水平最高的一季Diva盛宴中打败六位歌手,这充分说明,当下观众对于顶尖翻唱的审美疲劳以及对优秀原创作品的强烈渴求。”

以上,只是一个喜欢音乐的姑娘的拙见。

我希望歌手演唱会可以真嗓开唱;我希望那些爱音乐人的小人物快些成长;我希望华语音乐某天可以登上格莱美的舞台;我希望再看节目的时候,歌手不再致敬让人腻烦的曾经偶像,而是致敬进步的自己!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