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公益成了你的公告
这世界上需要被救助的人那么多,怎么还有人在做公益事业的同时还来得及在身边放着摄像头,边拍边筛哪张相片看起来最美观?
早晨起来朋友圈被一水儿的人刷屏,转发一个人的事迹,视频透着一种生硬的一丝不苟彰显自己的所有事迹的味道,末了传达出是用来参选xx先进人物的比赛,更有视频中的各类角儿揽着围着挎着参选人的举动,呐喊为其加油。
照片,视频,手机,高科技双刃剑的存在越来越变成人类勾画虚拟粉饰现实的单刃剑。
![](https://img.haomeiwen.com/i4458235/8bb9aaab5dfbf66b.jpg)
美好的东西去记录,普通的东西去陈述,丑陋的东西去揭露。这是唤醒每一个人良知的最直接平淡公平的方式。
可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不放点歌颂,不加点名气,不用点绑架道德逼迫人去认可就没法好好传播了呢?这种形式不说它本身的弊端,难道不也是在暗中讽刺现在的人的善心关注度已经不得不让人绞尽脑汁去运营才能被引诱出来?
人类致力于对事物本质的探索,却总被各式各样的解释牵引作弄,一块石头可以被奉为神灵,一句作者无心的表达也要被阅读理解过分解读成各种孩子们猜不到的与分数捆绑的莫须有的答案。
imagination is everything,丢失想象可能会无趣,但想象被刻意扭曲或者奴役也并不比身体上失去自由的痛苦少。
离事实越远是因为我们被自己的臆想控制得太久。为什么不能用人和人纯粹的交流和互动去认真体会这些珍贵的情愫?非要用污化的方式建立一种误导的风向标,脱离或复杂化向善的本质追求?
以事迹参选各类比赛,这种在日常做活动时取得一点成绩就要进行记录的模式,我真的感受不到太多的温情,难道活动的意义不是让爱去自然流淌而非让荣誉作为衡量的标准吗?
这么做,把帮助变成了为了褒奖而攀登的阶梯,把公益替换成了贴金的筹码。
整个过程我看到的是以爱为标价买卖的菜市场,你的公益成了你的公告,也许很久以后你才会明白,你一时得奖的心切可能并不值得你使尽解数去百般表现,真正欣赏你的人不是因为成就的高低,而是感受到生而为人正向价值的影响力传播到每个人身体力行的每一件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