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若只如初见

2016-12-17  本文已影响96人  木林心慢

近一个月来,我一直在尝试着写作,确切说应该是试着写点东西。写作是个太大太正式的字眼,我觉得我还当不起,暂时还没想到那个层面。充其量也只能说,试着用文字表达一点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但是写文还是挺喜欢的,对一个平时话不太多,又很有表达愿望的人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很好的方法。现在网络平台给我这类人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让随手写成了可能。

写文章是个整理的过程。虽以前也有阅读,但是没有及时地消化吸收,留下来的也不多,很多只有个概念和印象。写时就会干巴巴的,很空的感觉,没法深入。还有平时也不做笔记,手里就没有素材,没法举例子。现在我开始学着看完一本书就整理点东西。

我这个人很容易对新鲜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对未知的事物充满兴趣,还挺喜欢跟着感觉走,有时读完一本书,我会做一些延伸阅读。有时读的东西就比较杂,比较乱,但架不住兴趣呀,那种被作者勾起的极大的好奇心,会推动我去读更多的书来满足我的好奇心。那种感觉,就像心也会膨胀开来,想要囊括更多的状态。

好书会让你一口气读完,还欲罢不能。我昨天开始到现在一口气读完这本《天才在左,疯子在右》,激起了我太多的感受。虽然很早知道这本书,但是直到今天我才遇到它,我觉得没有早晚,只是刚刚好。

这是一本关于精神病人的手记,涉猎范围很广,需要用到很多方面的知识,有生物学、心理学、哲学,佛学、宗教、量子物理学,符号学,包括史前文明等等,每一个点都会对你有所冲击。就是当故事来读也很有吸引力。读它我调动了我这几十年的知识积累,感觉还是有很多东西值得我去延伸阅读。作者对每一个访谈的阐述也延伸了我的认知,让我多了很多的思考。

下面来谈谈我看完的一些思考和感受。周末有点乱,写得也有些没有感觉,只抓了几点。

一,开放的态度。

人类文明已经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对于世界的不可知,人类试着用各种方式来解读,企图看透这个世界的本质,寻找生命的本源。会涉及到前沿科学量子物理,相对论,黑洞,平行宇宙,凹陷空间,四维生物,全息理论,这些很高大上的知识。还会用到哲学和宗教的观点。其实只是你看世界的切人点的问题。我们都想看清这个世界,都想弄明白为什么,总怀有一颗对这个世界好奇的心,一方面是好事儿,这种力量推动着我们这个世界在不断前进,但一方面我们的思维受物质所限,很多东西不能实证,有时会沦陷在我们的思维里,当思想与现实不能融合时,就会成为异类。书中的不同人,从不同角度所做的假设,推论和认识,对现实世界而言显得那么的怪异和格格不入。但是任何观点任何认知都是相对而言的,站在更大的层面谁又能说绝对的对和错呢?

二,角度问题。

每个人都有看问题的不同角度,孩子有孩子的角度,大人有大人的角度,老人有老人的角度,男人有男人的角度,女人有女人的角度,每个人眼里的世界都是不一样的,要想了解或走近一个人,只有用他(她)的视角看问题,才能走进对方的心灵,才能理解他,并感同身受。

同一世界的人,看到的世界都是不一样的,这些不一样的世界也影响了看待者本身。

真正的世界,用天的眼睛看天,用云的眼睛看云,用风的眼睛看风,用花草树木的眼睛看花草树木,用石头的眼睛看石头,用大海的眼睛看大海,用动物的眼睛看动物,用人的眼睛看人。

用不同的角度看世界,一个人能看到很多个世界。

三,看不见的未必不存在。

以前看荣格的书,会讲到一个现象就是共时性原则,在同一时间不同的地方发生的巧合的事儿。比如,离很远的亲人或关系特别亲近的人,去世,你会有梦到他来告别。双胞胎之间的心灵感应。还有生物潮汐,比如月夜狼人的故事。外星人的故事,数据传输,这让我想到现在的三D打印。鲜见的宗教传承者。还有一些异能者的故事。甚至灵魂,还有道家讲的天人合一的境界。

这些有些玄幻的东西,你能说看不见的就不存在吗?只是有很多东西的存在太个人化体验,有很多时空表现的局限性,难以证明难以展示。

人也是有局限性的。思维可以穿越空间,延续无限可能,但我们的思想依靠身体而存在。身体有很多局恨性,谁能说那些都是传说和编的故事呢?

四,情感

人的精神力量是强大的,情感的力量更是强大的,当我们困在情感世界里时,也许我们会用自己的方式和别人理解不了的行为来表达,但对于当事者来说,也许是最好的表达了。相爱到老的夫妻,与逝去的丈夫一直生活在一起的老太太。从小与奶奶生活的小女孩,有看天空是各种颜色的能力并预测每天过得好还是不好,奶奶死后就不说话了。

(摘)永远的情感

指间的戒指不再闪亮,

婚纱在衣柜早就尘封,

我们的容颜都已慢慢地变老,

但那份心情,却依旧没有改变,

感谢你带给我的每一天,

正是因为你,

我才有勇气说,“永远,永远。”

五,关于孤独感

人是孤独的存在,每个人孤单地来,孤单地去。有的人在灵魂深处,处在一种挣扎状态,既希望别人关注,关心自已,又不知道该怎么去接触和回应别人,于是干脆拒绝。可骨子里又特别渴望被了解,理解和关注。

那个带着永生的记忆的孤独者,又有着怎样的苍凉。

书中有太多触动你心灵的触点。我们无法判断,天才和疯子只在一线之间。我们只能保持一颗初心,用永远对这个世界保持敬畏和谦卑的态度,充满好奇和期待地去生活,也许只有这样才是最好的状态吧。

作者用一句诗结尾“人生若只如初见”,意义深远。愿我们能永远保持这种新鲜的好奇和期待。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