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助创造卓越读书@产品

5分钟带你看完《金字塔原理》

2017-12-25  本文已影响33人  橘子橙子柚子西瓜

当人们在听我们讲述对某一问题的观点时,不管是文章、演讲或培训等各种形式,他们都需要通过理解我们说的每一句话,及每句话之间的联系,进行思考后最终才能了解我们想要表达的观点。如果我们在表达时能做到突出重点、思路清晰、层次分明,则能让他们更容易理解我们所说的内容。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做到这样的表达呢?本书作者给出的答案就是使用金字塔结构。

文章主要通过解答以下三个问题来告诉读者如何将自己的思想组织成金字塔结构:

一. 金字塔结构长什么样?

二. 金字塔结构间的逻辑是什么样的?

三. 如何将金字塔结构呈现?

一、金字塔结构长什么样?

金字塔结构图

如上就是金字塔结构图,它是由最顶层的中心思想和下面的多层思想组合而成,每一层的思想节点是所有你要表达的信息进行抽象概括得出。

这些思想的关联方式有向上、向下以及横向关联3种。在进行表达时可以选择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这里作者推荐采用自上而下的顺序,因为受众只能逐句接收作者表达的思想,如果先罗列出所有你要表达的思想,受众则会自己去思考这些思想的共同点,而自上而下就预先告诉了受众思想间的逻辑关系。

二、金字塔结构间的逻辑是什么样的?

金字塔结构间的关系

金字塔结构间的关系包含以下3种:

1. 纵向关系,即上层与下层思想间关系

2. 横向关系,即同一层思想间的横向关系

3. 单个节点的同组思想间的逻辑顺序关系

其中,纵向关系需符合任一层次上的思想必须是下一层次思想的概括;横向关系中每组思想必须属于同意逻辑范畴;每组中的思想必须按逻辑顺序组织。

如何搭建金字塔结构

文中主要介绍了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两种搭建金字塔结构的方法,同时针对如何将同一组思想按逻辑顺序组织、如何将上层思想对下层思想进行概括、如何界定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解答。

2.1 自上而下法

自上而下法构建金字塔结构步骤:

1. 提出主题思想。

2. 设想受众的主要疑问。

3. 写序言。

4. 与受众进行回答式对话。

5. 对受众的新疑问,重复进行回答式对话。

步骤1中提出主题思想即你要讨论的主题,若不知道主题则跳到第2步,步骤2中根据面向的对象确定受众的主要疑问,若仍无法确定则跳到第3步。

第3步中,作者详细地介绍了序言,序言有三要素,分别为:背景、冲突和答案。背景是与主题相关,且不会引起争议(受众已知或已认可)的内容;冲突的作用是推动事情的发展,能够让受众产生疑问的因素;最后基于以上给出自己的答案。

背景-冲突-答案是序言表达的标准式顺序,序言表达的基本顺序是:背景-冲突-疑问-回答(本文序言即为该顺序);另外还有其他的顺序,例如开门见山式(答案-背景-冲突)、突出优虚式(冲突-背景-答案)、突出信心式(疑问-背景-冲突-答案)。

本文序言即采用基本顺序:背景-冲突-疑问-回答

背景:当人们在听我们讲述对某一问题的观点时,不管是文章、演讲或培训等各种形式,他们都需要通过理解我们的每一句话,及每句话之间的联系,进行思考后最终才能了解我们想要表达的观点。

冲突:突出重点、思路清晰、层次分明的表达自己的观点让他们觉得更容易理解。

疑问:我们该怎么做?

回答:使用金字塔结构。

2.2 自下而上法

自下而上法构建金字塔结构步骤:

1. 列出想表达的所有思想要点。

2. 找出各要点间的逻辑关系。

3. 得出结论。

该方法主要适用于还没有想清楚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或是不清楚受众了解什么、不了解什么,有什么疑问的情况。

2.3 同组思想的逻辑顺序组织

同一组的思想的逻辑顺序可以按演绎推理或归纳推理的顺序进行组织。

演绎推理:是一种线性的推理方式,主要是为了得出“因此”引出的结论。

注意事项:1. 推理过程不要超过4个步骤,且推导出的结论不超过2个;2. 演绎推理过程的第二个思想必须是第一个思想的主语或谓语的评述。

演绎推理示例

归纳推理:是想一组具有共同点的思想进行归类分组,并概括其共同点。

注意事项:1. 明确该组思想的共同点,不相称的思想;2. 在归纳推理过程中通常保持主语不变,改变谓语;或保持谓语不变,改变主语;

归纳推理示例

由于推理过程本身就是一种逻辑顺序,因此演绎推理的顺序自然是按照推理过程来表达,而归纳推理是一个归类分组的过程,可以按不同维度进行分组,因此归纳推理的表达顺序可以选择按时间/步骤顺序、空间结构顺序、程度/重要性顺序。其中需要注意的点是按空间结构顺序时各部分之间相互独立、无重叠,所有部分应当完全穷尽,没有遗漏;按程度/重要性顺序表达时一般按先强后弱、先重要后次要的顺序。

2.4 上层思想对下层思想进行概括

本章中作者提出了“缺乏思想”的概念来说明总结性思想的重要性,那什么样算是“缺乏思想”?请看下面图1结构:

未提炼概括句子示例

图2为提炼概括的结构:

提炼概括句子示例

从以上两个示例可以得出结论“缺乏思想”的句子掩盖了思考不完整的事实,而经过提炼概括的总结性句子能让人更容易理解后面提到的信息。

那如何才能避免写出“缺乏思想”的句子呢,作者提到若是概括行动性的思想(介绍采取行动、步骤、流程)时,应该说明采取行动后取得的结果;若是概括描述性思想(介绍背景、信息)时,应该说明这些思想具有的共同点的含义

2.5 界定问题

1)展开问题的基本内容

文章中所说的问题是指你不喜欢某一结果R1,希望得到其他结果R2,解放方案则是指如何从R1到R2。将问题内容进行展开的前提需先确定以下4个要素:

切入点/序幕,可以理解为事情发生的背景

困扰/困惑,某一事件的发证使剧情得以展开

现状,非期望结果R1

目标,期望结果R2

2)寻找疑问

展开问题的内容后,下一步我们需要寻找受众的疑问,可以通过界定问题的框架来解决,常见的问题有:

1. 不知道如何从R1到R2。(我们应该做什么?)

2. 知道如何从从R1到R2,但不敢确定是否正确。(我们是否应该做我们想做的事?)

3. 知道从R1到R2的正确方案,但不知道如何实施。(我们应该如何做我们想做的事?)

常见问题的变形有:

1. 知道从R1到R2的解决方案,且已经实施,但由于某种原因行不通。(解决方案行不通,我们应该做什么?)

2. 确定了好几个解决方案,不知道选哪一个(我们应该选择哪种方案)

可能但不常见的情形

1. 知道R1,但不能具体描述R2,所以无法找到解决方案。(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战略?)

2. 知道R2,但不清楚自己是否处在R1(典型的标杆对比)(我们存在问题吗?)

3)结构话分析问题

结构化分析问题的标准流程事收集信息——描述发现——得出结论——提出方案。大多数人在收集信息时往往有60%做的是无用功,原因是这些人普遍的做法是先收集大而全的信息,导致收集的信息很多,很难从中得出结论。作者建议在开始收集信息前,先思考问题的可能原因,这里可以通过借助设计诊断架构去帮助思考。设计诊断架构实际就是我们常说的思维导图,采取“相互独立,完全穷尽”的分类法则,将问题产生的可能原因呈现出有形结构,然后寻找它们的因果关系,最后进行归类分组。

三、如何将金字塔结构呈现?

可以用多级标题、下划线、数字编号、行首缩进、项目编号来呈现金字塔结构的整体结构,在表达时需要有上下文之间的过渡。

以上就是《金字塔原理》的要点汇总,希望能给各位在今后的思考、或与他人沟通交流、解决问题时带来一些参考,感谢阅读。

本文由@橘子橙子柚子西瓜 原创发布于简书创作社区,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