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想丨《孙子兵法》七大商业思维模型(二)
得到有门课叫《华杉讲透孙子兵法》,里面最后一篇文章,华杉提炼出了《孙子兵法》的七大商业思维模型。我个人觉得讲得很精辟,但读了很多遍,其实都是似懂非懂。但还是想写一写当前的一些理解,好在践行的过程中有些方向。
昨天的文章:随想丨《孙子兵法》七大商业思维模型(一),写到了两个模型:自我发展模型及形势判断模型。今天写第三个。
三、竞争思维模型
华杉认为,战争是零和游戏,但商业竞争不是,因为市场其实是无限的。
所以,他的竞争思维模型用一句话概括是:非竞争论。
他还提出了一个”泡妞论“:
他说,泡妞的关键在于妞,跟你有多少个情敌并无关系。
例如,你跟另外几个男生喜欢上了同一个女生,你哪怕所有条件都比其他男生好,或者你把那些男生都赶走了,结果也不一定有用。因为,那个女生还是不一定会跟你。反之,女神如果只要跟你,那么她有无数人追求都并不影响你。
【思考】
非竞争论其实跟我们的普遍认知是不匹配的。因为,从小到大,我们就是在相互比较中被教育起来的。
例如,在高考中,你如果成绩比不过人家,就没法上理想的大学啊。
或者,进了公司,你如果活干得没别人好,人家老板可能不要你啊。
现实是,竞争也许能在我们成长中添一把火,但实际上,如果你对标的是你的对手,其实你获得的结果数据往往是表象。
就像,你在班里面排了第一,你可能离你理想的大学有很大的差距。
又像,你在公司里的活干得比别人好,但是,你还是有可能被干掉。因为,你不知道,会不会哪一天突然出来一个人,完全秒杀掉你;或者,你也不知道,你的工作,你的行业会不会被颠覆掉。
如上两个例子,如果对应到华杉说说的非竞争论,不难发现:他们对标的对象出了问题。
例如,对于一个准高考生,真正要盯紧的是:目标学校的分数及其他要求,以及自身各个科目离满分的距离。
对于一个公司的员工,真正要盯紧的是:工作岗位的要求、服务客户所需的能力及行业的发展趋势,跟自身的差距在哪里。
对应到简书里的生存,非竞争论其实也有很多理解的角度:
1、人家觉得你的文章写的好与不好不是最关键的,真正关键的是你是否满足了一部分读者的需求,然后你能扩大这种需求。
从这个角度而言,我不大认同有的人去过度批判一些作者的文章质量,最多只能证明:你不是他的客户而已。你觉得人家的文章好与不好,其实跟你没啥关系。
就像,你可以去看王家卫的电影装深沉,我也可以去看周星驰的电影来显示我的粗俗。这无关对错。
当然,批判本身是有价值的,毕竟作为个人而言,都有盲点。毕竟,社区的氛围也需要点调味剂,或者,这对形成社区相对稳定的集体人格有一定帮助、
2、非竞争论需要考虑一个时间周期的问题。
例如,你想长期在简书、在写作这个领域耕耘,跟你只是想随便写写,这两者需要的方向完全不一样。
如果你是想长期耕耘,我觉得可以试着这么考虑:
往后推1年、3年甚至更久,以那时作为起点往回看现在,你因为持续写了什么文章、做了什么事,而让你没有遗憾,甚至你还能给某一些人带去价值。
或者,以那时往回看现在,你觉得你更在乎获得什么。这样,也就决定了你现在要把精力放在什么地方。
3、在简书里,非竞争论需要不断拷问自己:我持续写什么,做什么,是最能凸显我的优势的。或者,我面向的对象是谁?决定我要选取怎样一个细分领域去耕耘?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