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能Get心理大学生世界

让你学习效率翻倍的「心流」,想学吗?

2016-10-02  本文已影响1204人  靳小凡

作者 | 小凡

玩过游戏的同学都知道,是不是经常玩着玩着忘记了时间的流逝,精神高度集中,进入忘我状态,偶尔回个神:“卧槽,怎么都12点了!!!”

我自己也有过这样的经历,大一那会儿一到周末,掀开电脑就打dota。直到周日晚上才大发感慨:两天过得怎么这么快……

游戏为何如此迷人?

按理说,游戏能做到这么吸引人算是很成功了,但到底哪里吸引人呢?我们往往又说不清楚。

专业人员常从两个维度评价一款游戏,第一个维度是沉浸感(Immersion)

通过游戏的故事性、策略和画面效果,影响情绪体验,引起玩家的共鸣,从而全身心地融入其中。

评价一款游戏的两个维度

第二个维度,更加重要,它可是开发者追求游戏体验的最高境界——心流(Flow)

那心流到底是啥呢?这也是我们今天的主题啦。

1、心流是啥?


米哈里·米哈伊普,是第一个提出心流概念,并用科学方法验证的心理学家。他在著作《Flow: the psychology of optimal experience》里这样描述心流:

心流即一个人完全沉浸在某种活动中,无视其他事物存在的状态。这种体验本身带来莫大的喜悦,使人愿意付出巨大的代价。

来看这句话:无视其他事物存在的状态。这「其他事物」当然也包括时间。

所以说你在玩游戏的时候,时间就像蒸发了一样,事后你才十分惊讶:”原来过了这么久!”

有人会说这只是个理论,我凭什么要信它?不用担心,其实神经科学家早已对它进行了验证:

在心流状态下,前额叶皮层(帮助我们区分自我和外界事物)受到抑制,自我意识消融,从而完全沉浸在当下所做的事,忘记了其它事物的存在。

心流的产生有一个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

个人能力与挑战大小相匹配

用一张图来表达

挑战很大,能力不足

打个比方,让一个蓝翔毕业的老司机去开发一个手机APP出来,毫无疑问他会非常焦虑(Anxiety)

能力很高,但挑战太过容易

写大学军事理论的论文对我来说不算挑战,百度一下抄抄就可以了嘛。 正因为这项任务太简单机械了,所以是件超无聊(Boredom)的事情。

挑战和能力一样高

这是心流产生的前提。为啥游戏要设置一个个的关卡、任务,而且一个比一个难?关键就在于匹配挑战和能力。

如果你一身神装,却天天揍5毛钱的小兵,无不无聊?

备受年轻人喜爱的网游——英雄联盟,为什么要设置青铜、白银、黄金等等段位?

其实是要把能力不同的人区分开,让能力相似的人对战,挑战和能力差不多,才有意思


2、心流的最新研究

第一部分我放的那张图,只是心流的最初模型。此后的三十多年,心流理论不断发展完善。

最新的研究成果是这样的

能力和挑战都处于较低水平

此时我们会处于淡漠(Apathy)状态,也就是对正在做的事无感。

典型的如流水线工人,虽然能力和挑战差不多,但不会进入心流,因为能力、挑战水平都较低,他们很无感。

换句话说:

只有较高水平的能力和较高难度的挑战相匹配,才能够产生心流。

这让人觉得很不爽,哪有那么多高难度挑战让你做,我也没那么高的能力。

我们最经常做的事儿,好像能力、挑战也没那么高,难道就不能进入心流了吗?


3、如何进入心流?

小时候我妈经常对我说:“你啊,要是把打游戏一半的认真劲头放到学习上就好了。”

是啊,如果我们的学习、工作也能经常进入全神贯注的心流状态,那该有多好。

全球顶级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公司(McKinsey&Company)做过一项研究,普通人每天仅有5%的工作时间,处于心流状态。但如果你能够将这个比重提高至20%,他们预测整个工作场所的生产力将翻倍!


麦肯锡公司香港办公室

可是,在这个资讯、聊天消息漫天飞的时代,人的注意力高度分散,对很多人来说,仅是专注都变得很难,别说心流了!

当然了,游戏除外。既然游戏很容易就达到心流,那一定有它的可取之处。

我总结了3步,教大家运用「游戏思维」进入心流

以英雄联盟为例:

清晰的目标

一切行为的目的只有一个,摧毁对面基地。

拆解目标,获得即时的反馈

为了达成摧毁基地的目标,我需要完成一个个的小目标:补刀、击杀、团战、推塔等等。

而每一个小目标都有持续不断地数据反馈:补了几个刀、杀了几个人、推了几个塔、升了多少级。

玩家很容易通过数据反馈来衡量自己的表现,积极的反馈让他们更加努力地完成挑战

③挑战和能力匹配

如果你是新手,跑到钻石局去打,能力还太渣,等于找虐;

如果你是钻石段位,天天在菜鸟房虐菜,也是够无聊的;

不管是新手还是高手,你总不可能一级就跑去推塔吧,这也是挑战与能力不匹配。


其实很多挑战都可以运用「游戏思维」解决,比如四六级考试:

清晰的目标:

我要在3个月后过六级,具体点儿,分数必须得超过425。

拆解目标,获得即时的反馈:

把它拆解成一个个小目标,就变成:我需要在哪一天的哪一个时间段,练习听力,哪一个时间段练阅读等等。

而每一次对着真题答案的改错,就是即时反馈。

③挑战和能力匹配:

考六级总不能做更简单的四级卷子吧。那模拟题呢?是过于简单还是偏难了?难度和能力匹配,才能产生最佳的练习效果。


最后,回到我在第二部分末尾留下的问题:

能力、挑战水平都低的时候该怎么办

首先不要骗自己,能力和挑战水平都低是达不到心流的条件的,但至少你也不会无聊或者焦虑,只会有点无感。

而突破的办法是

刚开始,=挑战

先把低挑战水平的事儿做好,等到熟练了,你的能力自然会上去。

这时候,能力>挑战。

再做下去会觉得无聊,这时候提高挑战难度,继续熟练,再提高难度。这是一个正向循环,直到某一天,能力和挑战都有了较高水平,自然而然也就进入心流了。

在心流中,思绪如流水涌动,我们的感觉和行动同时处于最佳状态。运用心流,学习效率自然会刷刷地翻倍喽。

学了这三招儿,不代表迅速就能达到心流体验,招式就像武功,只有不断练习,进入心流状态的速度才越快,这能帮你省很多时间的 ~ ^_^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