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十三》

2019-02-26  本文已影响0人  随便写写的奶提

今天想来聊聊前几天看的电影《狗十三》。女主角是一个名叫李玩的十三岁少女,而她的爸爸因为替她做了读兴趣班的决定,导致女儿生气,于是她爸爸便买了一只狗作为礼物想要讨好女儿。李玩十三岁却遭遇了父母离异,从小只能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而爷爷奶奶看似宠溺的背后,却有一种说不上来的保守封建思想。小狗取名为爱因斯坦,却因为爷爷的疏忽在遛弯的时候把爱因斯坦走丢了,走丢后的全家人都是冷漠的,在面对心爱的小狗走失后,只有李玩一个人在小区里兜兜转转找了很久,但始终没有找到它。因而在青春期的她天天发脾气,由于李玩的父亲离异了,所以她爸又找了个老婆,后妈想了个主意,去宠物店又买了只一摸一样的小狗送给李玩,但李玩却一眼拆穿了这个谎言,继续天天闹腾。最后她爸忍无可忍,当着所有人的面打了自己的女儿,李玩在那时终于明白自己的无理取闹伤害了一家人的心,从那天过后,李玩回归到了正常的生活中,唯一不同的是她从不理睬那只新的爱因斯坦。直到有一天,正在上课中的李玩看到教室里飞来一只蝙蝠,她的班主任把蝙蝠拍死之后扔了出去,那一刻的李玩才想通新的爱因斯坦也是一条生命,于是从那天后,李玩开始陪它玩耍,和它成为了朋友。但是好景不长,李玩的后妈生了个儿子,在这样一个年代里,老人们依旧重男轻女,看到是孙子自然是喜欢的不得了,从那以后,全家人的焦点都在孙子身上,从而冷落了那个小女孩。孙子名叫昭昭,因为是独子,所以自然称霸天下,他顽皮也不懂事,总是会欺负爱因斯坦,终于有一天被小狗咬了一口,而后妈也不管前因后果,一味的宠着儿子,想要把这只狗杀掉。而那个不起眼的李玩,知道自己再也保不住爱因斯坦了,她求自己的父亲不要带它去狗肉店。虽然爸爸最后把爱因斯坦带到了流浪狗所,但是它思念主人,最后不吃不喝就饿死了。故事到这里,已经差不多要结束了。在最后,李玩遇见了那只原来走丢的小狗,但小狗可能早就把她忘记,而李玩也终于长大了,最后的最后说了句:“我真的好怕它认出我来。”

《狗十三》

故事的剧情很简单,用顺序的方式把主角在家中发生的事原原本本的记录下来,剧情非常的现实。有些细节之处,简直就是真实写照。比如爸爸在饭桌上的礼仪,和大人们在饭桌上吃饭可以喝酒,自己却不能喝酒;在比如那个年代父母总是替他们做决定,而做决定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为你好”来捆绑子女,但明显他们从来没有考虑过孩子们的感受;其实触到我泪点的并不是这些生活的写照,而是当爱因斯坦走丢后,李玩对着全家人嘶吼的那个片段令人印象深刻。因为自己也养宠物,非常能理解这样一个痛心无助的感受。我的宠物猫叫哈利,曾经走丢过两次,好在它比较蠢,胆子也比较小,所以最后在楼道里找到了它,但这样一层层的爬上楼梯去找,每上一个楼层心就凉一截,还记得在找哈利的那天,爬到最高的那层楼时依旧不见它的踪影,眼泪就一下子掉了出来,心里好像瞬间觉得缺了点什么。动物是有感情的,所以我想爱因斯坦走丢的那天应该也非常想念主人吧。

有网友这样点评这部电影:无论是狗,还是那个十三岁的孩子,都被驯服的温顺了,长大了。这样一句话,却能完整的概括出整部电影所要表达的观点。难道成长的代价,就真的是要压抑住自己的天性,变成那个别人口中懂事的大人吗?

前段时间,我曾经负责过一门课程,她是想教女性勇敢。里面有一段话是这样说的:从小到大,我们身上贴满了标签、是妻子,是女儿,是妈妈,是员工。但是这真的代表我们吗?我们要成为他们口中那个“懂事”的孩子是要失去多少?付出多少呢?而我也生在这样一个年代里,很多事自己无法决定,只能接受安排,如果挣扎和反抗,就表示你不听话,你不懂事,甚至你不孝顺。所以有时候自己很向往那些能够做自己的人,也希望在未来能够主宰自己的想法,成为真正的自己。

最后因为要写这篇文章,所以也翻阅了一些资料,原来这部电影当初拍完时竟然被禁了五年,原因是在于它太过真实,但好在最后还是被播了出来,相信也没有浪费导演曹保平一番苦心啊。推荐每一位有相同经历的人可以看一下这部值得回味和深思的青春主题电影《狗十三》。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