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让生活美好读书每天写1000字

关于读书

2017-07-31  本文已影响62人  卢旭梁EvanLu

电影可以一起看,街可以一起逛,但书通常书只能一个人读。

但我发现书读得越多,就越不怕孤独。

因为从书中你会发现,孤独是如此普遍地存在于这个世上,就像秋天的落叶和冬天的寒风一样,目及萧瑟,但其实不过是不好也不坏的生活常态。

比如盛唐时的诗仙李白,如今人们总是唱着“要是能重来,我要选李白”,以为诗仙的生活就是恣意潇洒地“写写诗来澎湃逗逗女孩”,但在书中,你才读得出他“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孤独。

再比如宋代最著名的豪放派词人苏轼,看他的故事,你就会感觉这位大文豪简直要把“乐观”两个字写在自己的脸上。

他被贬官黄州时,有一次想出门散心,散着散着偏偏就下起了雨,而且他还没带伞,普通人遇到这种情况肯定就掏出手机发朋友圈“累,感觉不会再爱了”,他的第一反应却是“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但即便是豁达如此的人,在书中,你也能看到他“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孤独。

书看得多了,你自然就明白,孤独和迷茫一样,是人绕不过去的两大人生主题之一。


书读得少的时候你觉得孤独,你会把孤独归结于是这个世界对你不够好,或者你自己不够好,感觉自己好像被这个世界遗弃。

而当书读得多了渐渐就会明白,其实大家都一样,都曾在拥挤的地铁上保持着无言的沉默,都曾在成败的通讯列表找不出几个随时可以敞怀聊天的人。

01

有句话说: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要在路上。

但如若一个人不具备旅行的能力时,读书无疑是旅行的最佳替代品。

在房间读着毛姆的《月光与六便士》便嗅到了巴黎街头的自由与艺术气息,仿佛看到了查尔斯.斯特里克兰挥舞的画笔下画布上轮廓慢慢清晰;

在深夜读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便仿佛置身于无尽旷野,感知着撒哈拉的浓情与浪漫,这种感受虽然不如亲身游离,但足以满足一个年轻而贫瘠的灵魂对远方的无尽遐想;

在日落的午后读者王小波的《黄金时代》,通过王小波干净的文字,仿佛穿越到那个年代,走了 一遍王二和陈清扬的那些年的翻过的山坡。

读书就是这样,可以通过简单的一本书,通过字里行间让你感同身受,你也可以从中汲取作者的思想精华。

难怪有些人一直在说,读书其实是对自己最划算的价值投资。

培根言:“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结成性格。”

大抵是这样的,若在哪方面有先天的缺陷,后天便可以针对性的读这方面的书来弥补,正可谓:头脑中凡有缺陷,皆有特药可医。

02

读书的意义是什么?这个问题有些宽泛,以至于变得有些笼统。但笼统的来讲我觉得读书能使人变得较为虚心,通达,不固陋,不偏执。

在生活和工作环境中,难免会遇到一些人,她谈论食物往往这样说,“你怎么爱吃这种东西?这种东西多难吃,那种才好吃!”谈论起某件令人惊奇的事情,“啊?假的吧?怎么可能发生那样的事!”闲聊别人时,“她都离婚的呀,还带着孩子,能找个人嫁就不错了!”这类人的普遍特征是:偏执,绝对,狭隘,坚信自己的认知是正确的,其他人的观点均为谬论。

大部分人不是生来就能接受不同事物的,这种接受和看待新事物的能力,我们叫它格局,格局在一个人头二十年可能不会显露出太多作用,而一旦过了这个年龄,它会演变成多种品格,如气质,涵养,胸怀,越往后作用越大。

而可惜的是。有些人从跨出校门后,就不在学习懒得改变了。所以罗曼米罗才发出那样的感慨:“大部分人在二三十岁上就死去了,因为过了这个年龄,他们只是自己的影子,此后的余生则是在模仿自己中度过。日复一日,更机械,更装腔作势地重复他们在有生之年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所爱所恨."

03

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一些人,读书读到最后只读出了优越感,觉得自己最高雅而别人皆庸俗。

这样的人其实不如不读书。

培根说:“狡黠者鄙读书,无知者羡读书,唯明智之士用读书。” 那如果以读书来作为令别人艳羡的工具,算什么呢?我觉得算是无知的表现吧。


真正能把书读到生活中去的人,真正于他相处就能看出书本给他带来的气质。他总能根据所场合考虑到别人的感受 ,既优雅又谦和。总在谈吐之间看到他的广博与敏锐。 你的脑海中总会不自觉地蹦出这样的词语去形容他。

而这些人,其实一开始往往并没有读书抱有多大奢求。亦或说他们把读书当做吃饭、喝水一样平常

关于读书有这样一个著名的问题:“大部分读过的书最后都会忘掉,那读书的意义何在?”

有个得票最高的回答是这样的:

“小的时候我吃了很多东西,

其中的大部分我已记不清是什么,

但我知道,

他们已经成为了我现在的骨和肉”。

读书,其实也是如此。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