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字的文化

2019-08-02  本文已影响0人  星期八_902b

现在正暑假期间,学校放假,孩子们的去向正是家长们最关心的事情。我在家和孩子也练习写毛笔,借助《有故事的汉子》这一系列书籍,了解中国汉字的起源,来历及其中的含意,让孩子们从无形的方面了解汉字,了解汉字背后的中国历史,

中国文化,再从有形的书法层面让孩子们了解中国文字书写的魅力。在他们幼小的心灵种下中国文化的种子。

孩子们初学毛笔字的时候,老师总会从“永字八法”开始教起,你知道为什么要先学这个字吗?书法中“永”字的八个笔画,代表中国书法中笔画的大体,分别是:侧、勒、弩、趯、策、掠、啄、磔,就是大家说的永字八法,

古文的“永”字被画成两条河流,在途中相会,聚集之后变成一条长河,继续往前奔流的样子,因为有其他的水流进来,所以河流能够源源不绝的流下去,因此也就有了“长远”、“久远”的意思,现在的用法仍保留它的本意如“永远”。

我们现在用的文字大部分是从楷体简化而来的,称为简体字,原来的楷体称为繁体字,繁体字大多跟造字的初衷是很像的,从字形上就可以看出其本身的意义,简体字随着笔画的简化,文字本身的意义也随之而简化。

我们先看一下甲骨文的“永”字,目前两种解释,第一种认为是由“人”和双人旁“彳”有水组成,会意字。双人旁“彳”表示行走,人在水中行走,即在水中游泳,按这个意思分析,“永”的本义指游泳,它应该是“泳”字的本字。后来为了与“永远”的“永”相区别,另外加了三点水,造了个“泳”字,用于“泳泳”之“泳”。另一种说法,甲骨文的“永”字是象形兼会意字,其字形像长长的流水,指“水长流不断”。金文的“永”字由甲骨文演变而来。

小篆的字形与金文相似,都有水流不断的样子。现在用的“永”演变成楷体之后就没有什么变化了,现在的永字也是水上面多加一点,也跟水有关。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永跟我们的自然界的水是很有关的,为什么我们的古人会用水来表示“永”呢?

在我们的记忆中,我们故乡的河永远都是的川流不息,我们中国的母亲河——黄河,长江,也永远都是奔流不息,水不会因为我们人的改变而停止流动,本身就是一种永恒的活动,也是坚持,就像我们用累积法读经,每天一点点,积小以高大,终究会小河汇聚成大江大河。流水跟我们的时间也是一样的,曾经有人说过,人不可能从新踏入同一条河流,因为之前踏过的水已经流走,不可能再回来,我们此刻的时间过了,也不能再回来。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时间何其的珍贵,又有多少人真正去珍惜。时间和水一样都流走了,便成了永恒,永远。尤其老子在《道德经》中对水的赞美:“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水是世界上最善良的,是那样的清澈透明,她滋养万物,但她从来不会争高下,水是符合于道的。道德经》中还“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五。”水的这些品质是永恒的。

“永”字,由水长流不断的意思,引申指“长久”“久远”,如永恒、永远、永别、永诀、永乐、永生、永世、永世不忘、一劳永逸、永垂不朽、永葆青春,这些就不难理解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