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写1000字心理专题推荐集谈写作

写讲书稿的过程,也是思维有序化的过程

2018-08-27  本文已影响32人  lekli

应樊登读书企业版编辑的邀请,我开始了人生中第一次写讲书稿。虽然我此前没有过写讲书稿的经验,却有着五年的讲课经验和多年的写作经验。将已有的经验迁移到写讲书稿上,对我是有一定的帮助的。当然,在动笔之前,我还是认真学习了编辑给出的提纲、样稿等,也细心听了微信读书和喜马拉雅的一些讲书录音,从中学习总结。

幸运的是,我的这份讲书稿算是顺利过关,编辑也已邀请我开始准备下一本书的讲书稿,我想,我可以“斗胆”和大家分享一点我自己写讲书稿的经验了。

我认为,写讲书稿的过程,也是思维有序化的过程。

举个例子。最近我在看电视剧《天盛长歌》,同时也在看原著《凰权》。原著上百万字的容量,涉及到大量的人物和各种玄幻的设定。要把这么多的内容改编成电视剧,肯定要有所取舍,情节上也难免有改动。

原著的开头,写的是女主角凤知微的情况,可以说平淡无奇。而电视剧的第一集却是从男主角楚王宁奕自小卷入宫廷斗争后被打入宗正寺开始讲起,一下子把观众的眼球给吸引住了。原著后面写到凤知微进青溟书院读书,啰啰嗦嗦写了十几章,没个重点。改编成电视剧,这一部分只用了两集的量就讲完了,完全聚焦于楚王和太子间的阴谋斗争,看得人大呼过瘾。

编剧是如此,写讲书稿不也是这样吗?

例如《如何高效学习》一书,原著除了讲整体性学习策略,还讲了信息的分类,整体性学习的五个步骤,让高效学习成为习惯的多种方法和建议。如果把这些内容都写进讲书稿,就会显得大而无当,没有重点。微信读书上的讲书,似乎多有这种情况,照本宣科,听得我昏昏欲睡。我写这本书的讲书稿,主讲整体性学习策略和其步骤,把信息的分类和让高效学习成为习惯的多种方法和建议都舍去了,反而突出了重点。

懂得了取舍,才能平衡好讲书稿的内容。

我听喜马拉雅上讲《横向领导力》,发现写讲书稿也不是都要一上来就介绍一番书和作者有多牛逼的。也可以先就书中的重点概念进行讲解,等听众朋友们清楚了这一概念,再回过头来介绍,效果还更好。

当然,这中间少不了过渡句。例如,“上面为你介绍了本书的基本情况,那么下面,就来跟你具体说一说如何养成自己的横向领导力。”

而这些过渡句,其实都是建立在你对全书有清晰的逻辑框架的基础之上的。你得清楚全书的先后逻辑,才能理顺讲书稿的写作顺序。因此,在动笔之前,画好全书的思维导图,讲书稿的思维导图,至关重要。

写讲书稿的过程,其实也是以记忆激活记忆的过程。

例如,《如何高效学习》讲到用“比喻”的方法来将我们学到的知识紧密联系起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获取到的信息。那我们应该怎么在讲书稿中讲解“比喻”这个概念呢?

常见的讲书稿是直接照抄原文。书中用到的例子,是“姑娘的脸像红苹果;我的热情好像沙漠”。这样的例子并非不好,就是还不够贴合书中的内容。

我是这样写的:把学习整体性学习策略比喻成学习下棋,那我们就知道得先弄清楚规则和方法,然后才能灵活运用整体性学习策略。

我举的这个比喻的例子或许不过生动,但我相信,所有的听众朋友在听到这个例子时,都会激活他脑中关于下棋的记忆,然何听懂了什么是“比喻”。

写完初稿,编辑一般会帮忙修改。感谢编辑,在他的修改下,我的讲书稿更加有条理,更加有逻辑。因此,收到编辑发来的修改稿,不妨认真多读几遍。相信你和我一样能收获良多。

心理学家丹尼尔•列维汀认为,一个有序的大脑,才能帮你将生活提升到另一个层次。

我则认为,写讲书稿的过程,则是我们的大脑,我们的思维,有序化的过程。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