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想法时光漫谈计划

勇敢面对每个过去的脆弱,才能成就未来更好的自己

2019-04-06  本文已影响81人  风信子逸轩
文:/风信子逸轩

-1-

2014年,我在网路上看到《中国时报》的一个新闻的照片,我个人感觉到很有趣,颇有点耐人寻味。某天,有几个人在新疆的一个山的下边发现有40多只羊死在那边,而这些羊是集体自杀的。这就引发了他们的疑惑:为什么40多只羊会集中在一个地方自杀?

所以当地人对这件事件做了一些调查,还咨询了一些专家。结果发现那个山旁的上面,其实是一个峭壁,然后在峭壁的上边发现了一些羊的脚印。

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40多只羊的自杀呢?羊是一种心灵很“脆弱”的动物,它们几乎不敢走自己的路,所以羊群需要一个领头羊(羊群的领袖)带着它们前行。

在这个羊群自杀的前一个晚上,天很黑、视线模糊、路况不佳,所以很不好走。那该死的领头羊因为没有看清楚前面的路就一直奔着悬崖的方向前行,一不小心就从悬崖掉下去了。那后面的第二只羊、第三只羊......一只接着一只,都从悬崖边掉下去了。

我看到这张图片和新闻的报道描述,突然感觉到这跟我们的社会有点像。生而为人,我们天生对不确定的方向感觉到迷茫,害怕不确定性。

我们要确定未来的路该怎么走的时候,或是身为父母未来该如何教养自己孩子的时候,在没有方向之前都容易表现得很脆弱。人生最可怕的地方就在于,我们都要经过20、30年后才得知人生方向是否正确。

-2-

因为不确定性,身为父母的人用它的方式教养孩子,或是我们用自己独有的方式去面对人生,我们心中都会有自己的疑问。我们能不能成功?我们用这种方法教养孩子们,究竟能不能成才?

最可怕的是,20、30年之后才发现自己当初的选择是错误的,这样会把自己脆弱的心灵通通打碎。那又该怎么办呢?都过去20、30年了,许多事情已经无法改变了。

不像有些事情,我们做了可以马上知道结果,知道结果不好,甚至我们还可以持续不断地改正。通常要等待很长一段时间才知道结果的事情,我们都会在不确定性面前感到害怕,甚至恐惧。

既然没有办法马上知道结果,我们该如何避免不确定性呢?大多数的人都是跟着别人的方向、方法去做,觉得别人的成功经验,自己模仿就能取得成功。

大家都这样做,而我们没有这样做就觉得很害怕。从众这条路可能也不见得是一条很好的路,我们就觉得没有关系,反正要到20、30年后才知道结果,既然都不成功,那么就一起不成功嘛。大家都失败,至少我们的心理上可以取得平衡,不是吗?

-3-

在这个社会上,我们做人生抉择的时候,因为很多时候我们的父母、我们的长辈都担心我们会走错路,都会不约而同地给予我们一些帮助,或是一些建议。

而这些帮助与建议,几乎都基于他们过往有限的经验。他们总觉得“他们吃的盐比我们吃的饭还要多”,他们以为他们的建议都是对的。事实上真的如此吗?

但是我们自己的人生,最终还是我们自己的人生,都需要自己去做决策的。我们的大脑天生害怕做选择,我们的人生不仅仅只做一次选择,而是每时每刻都在做选择,不用自己做选择,我们的大脑就会感觉到轻松。

因为只要人家叫我们怎么走,我们就跟着走就好了。别人帮我们做选择还有另外一个好处,如果结果不是很好的时候,就可以把责任推到我们的父母、长辈身上,因为我们可以毫无顾忌地说出来“这些都是您害的”。

好像就在说,“别人叫我们走这条路,别人就要对我们的结果负责”。但是我们自己的路,也只能自己负责,别人其实是没有办法为你要走的路负责的。

我们的父母,我们这么多的长辈、前辈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是非常有限的。所以他们怎么可以帮年轻人去做抉择,去决定他们20、30年后要过怎么样的生活呢?

当下的父母常常会建议新生代大学生毕业之后考公务员,因为生活比较稳定。可是20、30年后,这个世界会怎么样改变,几乎没有人可以预计得到。

国外的许多教育专家会呼吁,如果他们要帮自己的孩子做任何决定的话,他们就有义务对这个世界有更多、更有深度的了解,让自己变成一个“终身学习者”。据国外的权威机构预测与判定,接下来的20、30年会出现的商业模式,有80%以上现在还没有出现,所以为了帮孩子做更好的选择,父母们也要不断提高与迭代自己的认知。

-4-

人的一生总是会有起有落,有人总用坚强的外表来武装自己,但其实要面对自己的脆弱,更需要勇气。我们只有接受过去的脆弱和现在的模样,才有力量去追寻未来,最终找到我们真实的自己。

一位勤奋、朴素的小女生,我们都叫她“华女”。有一天,她跟我说,“逸轩前辈,我感觉自己很脆弱,最近我好像是得了抑郁症。”经沟通得知,原来她的焦虑来源于她对自己的不自信,甚至还有点自卑。

华女在大学期间经常被师长、同学夸聪明、勤奋,所以大学毕业后步入职场,聪明、勤奋就成了她的代名词。同事们经常会不约而同地找她帮忙做事,而且她对于别人要求她帮忙的事情,从来不敢say no。因为工作越来越忙,她接二连三地在工作中出错,所以领导就经常责备她工作能力与效率太低。

她的工作任务多,同时还经常帮同事的忙,所以让她忙得透不过气来。没有自己的社交生活,工作几乎占据了她90%的时间,而时常在工作上出错,让她越来越怀疑自己。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她对于文字或是美,不再那么敏感,许多很棒很感动的时刻,她却不知道该怎么叙述与表达。她甚至还怀疑自己得了“抑郁症”。

有时候她极度痛恨生命,说话结巴、没有重点、缺乏自信,还甚至口齿不清,会因为过于紧张而对自己发脾气。很在意別人对她的看法,失去自我。所以后来选择压抑,导致愈来愈不认识自己。

我对华女说,“当你感到强烈的负面情绪时,勇于承认自身的脆弱, 不要与情绪竞争,学着与它共处,感受它的轮廓。”害怕是正常的,勇气不是没有一丝丝的恐惧感, 勇气是与恐惧並肩行走。我推荐她看《少有人走的路》这本书籍,鼓励她去咨询专业的心理医生、学会在工作中say no、学习时间管理、多参加社交活动等......

-5-

我们的文化是一种鼓励竞争的文化,从竞争中我们期待找出完美的产品和结果。从小我们就被期待着成为人中龙凤,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从学校到社会,竞争建构出了ㄧ种衡量成败的方法,我们也习惯于以结果论英雄。

我们的社会陷入一种“单一视觉”的观点,大部分的人已经习惯于只追求事情的结果,而没有深入思考事物背后的本质。整个社会舆论在单一观点的显微镜下让我们只能看到眼前的问题,而看不到问题背后的原因所在。

在职场上,“脆弱”是一个不太受欢迎的形容词,因为它很容易被理解为软弱、退缩和无能。“我不够好”的信念带来自卑和恐惧的情绪,每个人会在不同时间点,因为不同的理由,对应不同的人采用不同的招数,那些我们最常使用的讨好、反抗或疏离都会切断与他人的连接。

过去,学校教导我们要与人比较、追求排名,只有高排名才有好学历;离开学校步入职场,社会又教导我们不要示弱,要不停地往上爬。因为只有不停地往上爬,才能有生存的机会。我们不能示弱,因为那是弱者的表现,勇者只会是把事情做到满分的完美主义者。

在如此的驱驰追赶之下,很多时候我们尚未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就漫无目的地被推着往前跑。为了表现坚强而不敢示弱,为了不脆弱反而产生了更多的脆弱,即使最后我们压倒了脆弱,但也失去了最宝贵的生活。

我们都向往完美和万无一失,但那都是不存在的人类经验。我们必须勇敢上战场,即使那是一个不确定、未知的战场。我们无法单纯靠自己就能学会勇于示弱,所以要逐步学会放胆展现脆弱的力量。有时候,我们最原始、最大胆的冒险就是去寻求他人的支持,并让别人帮你做抉择。

-6-

我还有一位朋友,从小就是一位别人眼中最优秀的孩子。一次游泳比赛因为觉得自己发挥得不好,可能没有办法得第一名,他就不去参加比赛了。所以他常常被别人说“得失心”很重。

这种要求完美的个性常常让他感到非常痛苦,每天早上起床还是会觉得“自己哪里不够好”,对自己很苛刻,但其实他已经足够优秀了,只是争胜的欲望太强而已。他常常害怕自己脆弱的地方被别人发现,不过一味地展现坚强,真的比较好吗?

有些时候,我们难过的时候,或是感到焦虑、迷茫的时候,就会不好意思或不敢跟熟人分享,因为害怕被他们说,“你怎么会这么软弱?”但很神奇的是,在陌生人面前反而好像可以毫无顾忌地侃侃而谈。正视脆弱、正视悲伤,却是一个疗愈的过程。

其实,要去慢慢地改进这个脆弱并不是根除它,而是想办法去正视、面对它。有“台湾最聪明的女人”之称的陈文茜曾经说过,她从许多名人身上都看到绝不能忧谗畏讥的特质,以及正视自己的脆弱。遇到任何打击,不要自我怀疑,也绝不要动怒,更不要逃避,而是该冷静地反击与面对。所以,拥有“成长性思维”、拥抱自身的不足,反而有利于促进我们自身的成长。

生命就像一场远行,我们完全不需要准备,花一辈子所追寻的答案,其实都在路上而不在尽头。只要用心聆听、感受,正视自己的弱点、拥抱不确定性,不要害怕成长过程中所带给你的挫折和困难。如果这只是一趟单程旅行,请勇敢地走下去,体验生命中的美好与不美好。

一无所知的世界,路途中才会有惊喜,勇敢面对脆弱是栖息在灵魂中一种会飞翔的力量。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