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流水红颜寞》||刘姥姥报恩
刘姥姥扛着自己都舍不得拿去卖的瓜果蔬菜,二进荣国府时,完全是知恩图报而来。
贾府留下她过夜,她竭尽所能配合众人扮丑……自嘲,给大家伙讲些妙趣横生的故事,带给大家无穷的欢乐。
古语有云,善有善报。刘姥姥的醇厚善良,给她带来了丰厚的回报。这次,荣国府赠予她丰厚的银两和物资。
刘姥姥的扮丑自嘲皆因她生性豁达,没有因此而恼。在这里,《一曲流水红颜寞》给出了解答:
当演出落幕,凤姐和鸳鸯给刘姥姥道歉时,刘姥姥说:“姑娘说那里话,咱们哄着老太太开个心儿,可有什么恼的!你先嘱咐我,我就明白了,不过大家取个笑儿。我要心里恼,也就不说了。”
这段话一出,一个老年人的智慧心胸气度全部撂在那里了,凤姐和鸳鸯这两个贾府的精英,也不得不发自心底的敬服。她们俩后来送给刘姥姥的礼物里都带有许多人情味的体贴,也是发自内心对刘姥姥欣赏、敬爱。
然而,我无意间看到了不同的声音,说刘姥姥一进荣国府时尝到了甜头。所以,第二次带上礼物到荣国府再打秋风。我不知道ta心里怎么想的,完全是在断章取义,前面明明说道刘姥姥放下东西要走的。后面更是散尽家财,一个七八十岁高龄的老人携带孙子,千里奔赴救恩人王熙凤的独生女巧儿,不知ta又作何解释?难道说,心里心里阴暗的人,看到的一切都是阴暗的?
我说说自己的一个故事吧,多年前,朋友有难。我伸出援手,借给他在当时是一笔巨款的五千块,解了他的燃眉之急,到现在他一直在念着我的好。这说明,善良之人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知恩图报,说的正是刘姥姥这样的人。
相比之下,刘姥姥更是对贾雨村之类的读书人降维打击。
我们来看看一笑作春风老师在《一曲流水红颜寞》里的解读:
刘姥姥扎扎实实地深入到泥土里面,摒弃了外界的虚华做作。在贾府落败之际,她凭着一腔孤勇,毫不顾虑地去拯救孤女巧姐,这种高尚的人格魅力实在让人钦佩!想一想红楼梦第一回出场的读书人贾雨村,对恩人甄士隐爱女毫无怜惜,反而把香菱推向更深的火坑。真可谓: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为读书人。
今天抽空看了87版《红楼梦》电视剧第一、二集,对于贾雨村令人不齿的表现。我当时,恨不得把电脑砸个稀巴烂,以解心头之恨。当然,只是一个玩笑而已。足以说明,贾雨村趋炎附势,对恩人落井下石,是多么令人痛恨,令人不齿。
刘姥姥是一个善于持家过日子的人,用现代的话来说;她是一个善于投资理财的高手,置购房地,让财产增值,为她三进荣国府报恩,打下深厚的基础。
当贾府被抄家落难时,荣国府所谓的亲戚纷纷落井下石,卖掉荣国府的女眷,做出人神共愤之事。
刘姥姥却选择逆流而上,去看望被关押的恩人王熙凤。从凤姐那里知道巧儿被卖之事,下决心帮凤姐寻回巧儿。
刘姥姥此大义之举,王熙凤深受感动。当头对刘姥姥磕头拜谢,凤姐当年无意中接济刘姥姥,换来的是刘姥姥的侠肝义胆,这是她无论如何怎么也想不到吧。
刘姥姥不顾狗儿的阻拦,变卖家产。几经周折,救回了巧儿。
这里《一曲流水红颜寞》是这样解读的:就是这么一个可有可无的善意,成全了刘姥姥,也成全了凤姐爱女巧姐的人生。这人生,可不就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当贾府沦落到衰草枯杨时,刘姥姥这个已是耄耋之年的老太太,救了巧姐。巧姐的判词说得很明白:留馀庆,忽遇恩人;幸娘亲,积得阴功。
看尽世态炎凉的巧儿,知道刘姥姥的家才是她的归宿。跟着刘姥姥一起去救她的板儿心地善良,继承了刘姥姥的传统美德,才是她的良配。
刘姥姥救巧儿的义举再一次得到了回报,当然,刘姥姥的报恩是纯粹的,不求任何回报的。
受人滴水之恩,当于涌泉相报,是老祖宗千百年来的美德。在红楼梦中,刘姥姥将这个美德演绎得淋漓尽致。
今天的《一曲流水红颜寞》读后感暂且到这,以上皆为个人显浅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