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悟札记》之《别样小年》
今天,是我们南方的小年。
这个小年,过得特别丰富而有意义,值得大写特写。
早晨起床时,听到老公一边穿衣服一边有板有眼、深情款款地在唱时下最流行的歌——《可可托海的女人》。这些年里,好难得看到他能有如此美妙的心情。
中午吃的,也是老公亲手做的饭。荒废了这么多年的厨艺,功夫还在。中午吃的桂花鱼,是这辈子我吃过的最好吃的桂花鱼,没有之一。
饭后,老公去岳阳,他先把我送回了学校。一路上,说起儿子,说起家,说起昨晚一起看过的电视剧,说起一起经历的过去,桩桩件件,仿佛都能达成共识。仿佛又回到了初恋,回到了新婚,重新开始了相依相伴的新人生,真好!
回到学校的家,我先去门卫室拿了快递,是潘政祥先生赠送的他个人新出版的诗集《春说桃花秋说月》。很感恩潘先生的精品馈赠,这是一件特别美好的小年礼物。
我很庆幸自己的爱悟。如果不是我听了先生的课,读了先生的诗,然后把感悟写成了文字,也没有机会获得这份好礼品。足见,机会是得自己把握的,机会是垂青于那些努力上进的人的。
世界上有很多的美,我未必都能创造,但充分自信的是,自己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潘先生的诗,是我在青作网流览文友们的作品时无意发现的。潘先生的诗里,有一种独特的思想之光,一下子亮了我的眼睛。
没想到,没过几天,群里就有了潘先生作品分享会的公告。
潘先生作品分享会的那一天,我和别的文友一起,纷纷扫码入群,好奇地静候着老师的讲课。
絮我直言,潘先生的讲课形式,对于一个在讲台上站了三十多年,听过各种各样比赛竞技课的我来说,确实很普通。但潘先生的谦和、坦诚,他对诗的理解和表达的方式,是很让我敬佩的。
为了把他的诗和人进行无缝连接,我一边听课,一边在网络上一首接一首的读他的诗,一篇又一篇的搜索有关他人生经历的作品。慢慢地,我感觉懂了他的诗,虽然,几乎每一首,思维都在很大幅度地跳跃。
在互动提问环节,我只问了一个问题:您的“我虽然买不起一颗星星,但我可以出卖自己”是怎样的人生历程?记得当时潘先生可能要应对的问题很多,只很轻描淡写的回复了我。后来我在想,也许我的问题太内核,人家根本无法三言两语来回复。正如李清照南渡之后,国破、家亡、夫死,“怎一个愁字了得”?
但不管如何,我是很欣赏潘先生的诗的。因为先生的诗,在现在这样的快餐、速食、作秀时代,是靠思想的厚度立足的。
今天,拿着潘先生赠送的新书,一口气又读了好多首。依然觉得,每一首都有思维的新鲜,能连接着一首一首的读下去,不觉得疲乏。因为每一首,你都得去品悟他的意象、意境里所承载的人生。
汪主编的《序言》也作得非常精妙,很好地解读了潘先生诗歌的灵魂:“他用文字构建了一个浪漫又朦胧含蓄的诗歌王国,他与太阳对话,与月亮谈情,与春风约会,与秋天漫步。读他的诗,可以品味到别样的人生,一种饱满社会阅历、生活哲理的人生态度。”
潘先生敏锐的诗情,强大的诗歌创造力是让人望尘莫及的。李白还需斗酒才能诗百篇,潘先生却能从大自然的一草一木里,遍地采摘,俯仰成诗。
今天,在青作网群里,他又掀起了一阵接一阵的诗歌潮。感觉,他已经把青作网里的文学,成功地变成了诗歌。
更有趣的是,我发现,他今天的这首即兴诗,和好些年前我写的一首小诗的意境竟然惊人的相似。有缘的您,仔细看看,是不是殊途同归?
你与花总有同样的心事
文/潘政祥
我难以接受一个事实
一朵花在白天背对着我开着
的确是背对我开着的
我扳过它美丽的脸
可一松手
它便掉过头去了
我再扳过来
可一松手
它又掉过头去了
也不知道反复了多少次
后来,天就黑了
月亮来了以后
我依然看见它背对我开着
仰着头遥望远方
这实在是我难以接受的事实
《葵花怨》
文/爱悟君
朝迎旭日出,
暮送夕阳归。
妾心只为君,
君心却为谁?
当然,潘先生的是诗,是一朵不知名的倔强的花,把热烈的诗人辜负。而我,只是无所事事时的信口胡驺,没有格律,没有章法,是算不上真正诗歌的。
但我觉得,文学的事,原本就是各尽其能,各得其乐,只要向善、向美、向真的方向正确,怎么玩都是可以的。
但像某“文二代”那样的用大量“尸”字头词来写诗文,还是有辱斯文的。不是内容不能写,而是写出来不能辱没了诗文的神圣和美。想劝劝那貌美如花,研究老父亲上瘾的文学院副教授,如果真想学精彩的表达,不能只学惯写床事的老爸,我大中华浩如烟海的经典,应该多去读读它。
这个小年,开始有点牛气了。再过几天,真正的牛年,该会如何的牛气冲天啊?敬请期待~~
2021年2月5日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