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现代化(七)
2023-06-14 本文已影响0人
风景宜人99
原创非首发,原文发于《学与玩》
计程车
他们看了下水道之后,就在路边停住了,小熙爸爸拿出手机,通过叫车软件打了一辆车。
不一会儿,一辆小汽车就缓缓地开了过来。三个人上了车就出发了。
在车上,小熙又问东东:“在古代,你们只能坐牛车、马车,没见过计程车吧?”
“哈哈,牛车马车也能变身计程车啊。不过我们不叫计程车,叫计里鼓车。”
“为什么叫这样奇怪的名字呢?”小熙问。
“叫这名字可是名副其实。这车上的‘记里鼓’,可谓是最早的出租车计价设备。因为打鼓计费,所以叫记里鼓车。这种车在东汉时期就已经发明出来了,发明它的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发明家张衡。唐玄宗、宋徽宗非常推崇记里鼓车,这车后来成为皇家的礼仪车了呢。”
“那你快说说,这车长什么样子?怎么计算路程?”听他这么说,小熙来了兴趣。
“记里鼓车外形是一辆非常普通的木头车,原理构造并不复杂。车子分为上下两层,最上面一层有两个小木头人手拿木槌,底下一层也有木头人拿着木鼓。车轮每转20圈或行走一里之后,上下两层木头人分别打鼓和敲打铃铛,车子每行走十里便又敲打一次。 ”
“这么说,我估计刚开始发明出来是为了计算距离的。”小熙推测说。
“有可能。记里鼓车从出现那天起,多数情况下出现在皇帝出行的仪仗中,显示皇家的富贵和威严。有钱人家也乘坐记里鼓车来显示自己身份的特殊。至于有没有用这种车子拉活的,那真不好说。”爸爸说。
“当然有啦。不过古代的计程车主要集中在大城市。这‘记里鼓’,可以精确记下每公里车程,既方便司机计价,也能让乘客心里有数,公正透明,童叟无欺。
“到了唐代,道路发展快速,百姓‘打的’出行变得更加普遍,还出现了最早的‘公交车’呢。那时它被称为‘油璧车’,一般由6至8匹马拉着,小的能坐6名乘客,大的则可容纳几十人,既方便出行,又能观光游览,很是气派、讲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