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雍也篇(3)|孔子说颜回的好学表现在不迁怒于人,不两次犯
[原文]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译文]
鲁哀公问孔子:“你的弟子中谁是最好学的呢?”孔子回答说:“有一个叫颜回的人很好学,他从不迁怒于别人,也不两次犯同样的错误,不幸他短命已经死了,现在再也找不到这样的人了,我还没听说再有好学的人。”
[解读]
哀公:鲁哀公,春秋时期鲁国第二十六任君主,公元前494-前468年在位。
颜回,字子渊,春秋末期鲁国思想家,孔门七十二贤之首。十三岁拜孔子为师,终生师事之,是孔子最得意的门生。孔子对颜回称赞最多,赞其好学仁人。
好[hào]学:喜欢学习,专心追求学问,提升自身道德修养。
不迁怒:不把对此人的怒气迁移发泄到他人身上。
不贰过:有过失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短命死矣:颜回死时年仅41岁。
亡:同“无”,没有的意思。
颜回是孔子很欣赏的学生,他执著忘我,甘于清贫并且自得其乐,他的好学在很大程度是学习如何做一个有仁德修养的人。
在孔子眼里颜回好学的最典型的表现就是不迁怒于人,不两次犯同样的错误。
所谓不迁怒,就是自己遇到什么不顺心的事,有什么烦恼和愤怒不随便发泄到别人身上去。简言之,就是不拿别人做自己的出气筒。
不贰过,就是说知错就改,不两次犯同样的错误。
世间上没有一个人从来没有犯过错误,做错了题,走错了路,买错了东西,信错了人,错失了良机……
犯了错不要紧,重要的是能认识自己的错误,及时改正错误,并从错误中吸取教训。
[读后启示]
郁闷之后迁怒于人,或者被迁怒而郁闷,是不能管理情绪的人经常做的事。
如果你连自己的情绪都无法控制,纵然给你整个世界,也会被脾气整垮。
打造好心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管理好情绪,淡然自在,从容优雅。
世界那么大,你总会遇见一个对的人,让你放下所有愤怒和不安。珍惜平和心态,远离愤怒情绪。
人间最大的智慧,在于洞悉本身的弱点。
这个世界上,大家都是独立的个体,共同生活在地球这个大集体里面。
很多东西你是第一次尝试我也是第一次经历;很多事情你是第一次遇见,我也是第一次碰到;很多问题、很多烦恼你有我也有。
请管好自己的嘴,收敛下自己的脾气,克制住自己的性子,客气点、礼貌点,毕竟很多人都与你没有任何关系,毕竟谁也不欠谁的。